前几天,孩子每天早起后早读,早读完得到“煎鸡蛋+火腿”一份,那几天,他俩早读特别积极,声音大,五天就读完了这学期的语文教材。
第六天开始读课外书,《稻草人》、《和大人一起读》,读了没两天,两人就没那么积极了(我今天才意识到),鸡蛋火腿吃了三四天,我感觉火腿不健康,不想让他们每天吃一根,所以就切片做在了鸡蛋饼里,而且早读完再吃早餐都九点多了,我就让他们先吃完再早读,或许是没了那个新鲜感、也或许是没了那个仪式感,这两天我不催,他们就不主动早读了,以前是一起床就自己拿起书主动读书了……
看着他俩的懒样,我反思自己: 没有坚持,始终如一。如果当时觉得他们吃早餐太晚,就先吃一个面包,早读完再吃鸡蛋火腿,如果觉得火腿吃太多,就一天一根,一人一半!!
为什么当时没想到呢?
这样既能让他们拥有早读的仪式感,同时又不会饿着,最关键的是能坚持一种好习惯——每天早读25分钟的习惯!!
一周就读完了一本书,若坚持半年、一年,那他的语文还用愁吗?英语还要担忧吗?
做什么事情都贵在坚持。反思我以前做的—种蓝莓计划、奖励金币计划,开始一星期感觉特别好,但两星期后,就开始懈怠,坚持不了一个月。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我没有一如既往地要求,如果继续要求,始终如一,孩子的好习惯就养成了!不能等到出问题了,就着急,急了就把他/他们骂一顿,骂一顿,他们当时是安静些了,然而过两天又是原样,对于习惯养成一点好处也没有!
最近几天,为了让他们好好学英语,每次学完后,可以吃一块巧克力,若谁没认真学,就吃掉他的一点巧克力或不给吃,然而今天两人表现并不是很好,一个人没有坐好、时而躺着,中途两人还吵架了,应该不给他们吃的,可是当时我就是想不起他们哪里做的不好了(不到30分钟的事,怎么忘得这么快),然后就默许他们吃了。
每次不给表现不好者吃,他就会又哭又闹、发脾气,在我这不停地说说说我不公平,我是坏妈妈,然后我就禁不住他的烦人,索性给他吃了,这样的后果是他每次这样一闹我就会答应他的要求!所以才会经常有这样又哭又闹、不停地在我身边纠缠的画面出现。
以后,在他们读的过程中,要积极揣摩他们的心理,提前规定好: 在学英语过程中, 若两人有躺下、吵架拌嘴的现象,即取消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