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要说起失败经历,我记着的还真不少!写文章,经常纠结:我怎么总是自我暴露?好了,今天,老师的作业明确要求自我挖掘,
那我就再好好暴露一下吧!
记得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最犯怵的事,就是跟我的直属领导沟通。
我的部门长,是一位女士。个子不高,戴着花边眼镜,每天穿着职业套装,看起来也算文雅。
但在她面前,不管什么事,不管什么时候,她都能找出你的毛病来,并立马把你“教育”得体无完肤!
用我们同事的话来形容:你在办公室里走来走去,她说你不好好干活;你安静坐那不动,她说你怎么不干事?反正,怎么都不对。
那时候的我害怕严肃的权威人物,尤其刚入职场,在这样风格的领导面前,总是不知所措。
那一年,年终述职总结。因为是第一次,我准备的异常充分。把这一年做过的工作,从头到尾好好理顺一番,生怕出错或遗漏。各种数据,用多种方法推敲、验证;甚至下班回到宿舍,也拿出来看几眼,把数据都背下来,防止自己紧张出错。只要能想到的措施我都想了。
结果,到了那一天,问题还是如约而至。述职的部分说的不错,基本上都背个完全,到了提问环节,问题来了——我不敢跟领导对视。一看领导的脸,大脑一片空白!明明是自己经手,费力操办的业务,怎么也想不起经过。领导的问话,大脑只接收了声波,完全没加工!傻呆呆的在台上站着……
结果可想而知。明明加班加点的努力,结果得了个糟糕透顶的考核结果。如果不是念在平时表现和述职部分的数据充分,估计,快被列入“观察”行列了!
这个结果对要强的我来说,冲击不小。我沮丧极了!又失望,又伤心,又懊恼!每天写日记表达苦闷,也会找同学倾诉,对领导各种吐槽……
几天过去了,我郁郁寡欢;几个星期过去了,我还是一筹莫展。终于,有一天,闺蜜的话点醒了我:连跟这种人说话你都搞不定,你这辈子,职场也就走到这一步了!如果连跟领导正常对话都解决不了,到明年,你就得被列入淘汰名单!是啊,光是沮丧、吐槽有什么用?!问题还摆在那,还必须要解决!
可是去跟她对话,就连想到她那张脸,我都想往后退!怎么办?怎么办!
实在没办法,想到了大学老师。只能厚着脸皮向老师求救了!鼓起勇气,打了“求救”电话,没想到竟得到了老师的悉心指导!
我学会了,把目标分解。
比如,可以先把流畅沟通定为终极目标。
第一步,是先去跟领导说话,即敢说。无关乎内容,无关乎对错,只要去说了,哪怕一句话,也算胜利。
下一步,是说对,即跟她汇报工作,不管怎么说,最终得把内容说对了,不要驴唇不对马嘴。
再下一步是按顺序说,即根据你的汇报内容,围绕你的汇报目标安排好顺序,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提前计划并按计划执行。
最后一步, 是说好。即不仅把内容按计划顺序安排好,说清楚,还要注意措词和说话方式,让人更容易接受你的建议和方案,达到沟通流畅。
方法有了,不代表事情解决了。最关键的一步,是按照方法去做!这才是真正考验的部分。
总之,后来,通过各种自我激励,包括借助外力支援,我终于一步一步达成这些目标,最终实现了第三步。第四步只是有时候做的到,有时候做不到。但我并没有强求自己。我觉得这样已经是我可以接受的程度了。
回想这次经历,我觉得,这是我初期职场生活中最大的收获!如果没有这种历练,之后的职场生涯,还不知道要走多少弯路!
总结一下,除了要有好的支持系统(比如闺蜜、老师)——在关键的时候能够扶持并指路;还要找对方法——好的方法事半功倍;而核心是行动。
想的再多,计划的再好,不去做,一切都等于零。还有一个重要的催化剂——痛苦。没有足够的痛苦,或许就没有足够的改变动力。
所以,吃亏是福。不吃亏,不痛苦,谈何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