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到一本杨佩昌教授写的新书《你所不了解的德国人》,其中有一章的题目是“德国人----全球最忠诚先生”。书中写到,德国男人十分忠于家庭,外遇的比例在全球都比较低。这我相信,我印象中的德国男人一般长于理性思维,生活比较刻板,不太懂得浪漫风情,当然没什么女人愿意跟这种木头外遇。不过书中接下来的叙述就让我有些不解了,作者说德国人尽管十分重视事业,但更重视家庭,如果在事业与家庭之间二选一,大多数德国男人会选择家庭,甚至会放弃薪水好但需要经常出差或远离家庭的工作。
在中国,这种男人往往被认为没有远大志向,没有男子气概,“好男儿志在四方”嘛。
中国农村,往往是男人外出挣钱,女人在家留守,形成一个个实质上的寡妇村,中国女人实在有些可怜。更有甚者,男人女人都外出打工,只留下孩子在家由老人照顾,被称为“留守儿童”,这些本来应该在父母呵护下,在阳光中成长的儿童不得不从小就享受孤儿待遇,有的甚至产生了种种心理问题。
中国城市也好不到哪里去。城里男人们往往要在名利场中打拼奔波,也不太看重对婚姻的忠诚度。中国男人的成功标准已被简化为“三有”:有权,有钱,有情人。男人们还被划分了等级:一等男人家外有家,二等男人家外养花,三等男人整晚不着家,四等男人下班赶紧回家,五等男人回家后不见她,六等男人回家后撞见她和他。君不见,中国大部分贪官背后都有一个甚至一群小蜜,而商人们发了点财也往往开始找小三。在中国的话语体系中,对“丈夫”一词也有了新的解释:一丈之内才是你夫,一丈外就说不清楚,所以叫“丈夫”。
不光现代,古代的中国男人也差不多。谓予不信,请读读汗牛充栋的唐诗宋词,好好数一数,其中的闺怨诗占了多大比例!这可不都是因为帝王开疆拓土的结果,为了“博得个封妻荫子”或者经商挣钱而主动离家外出的事业型男人也多了去了。
跟中国男人比,德国男人真是太娘炮了,怎么不志存高远呢?怎么对儿女私情就恋恋不舍呢?但是,正是这帮不象男人的男人创造了德国奇迹,让“德国制造”成为“高质量”的代名词,让“德国精神”成为顽强进取的代名词。有数据显示,获得诺贝尔奖的德国人和德裔占到全世界获奖总人数的将近一半,而德国不过才8800万居民!
其实,德国男人成功背后的根本原因只是简简单单的三个字“责任感”。仔细想想,责任感不正是男人最重要的标志吗?是的,责任感比“浪漫”、“聪明”、“财富”、“世故”等等都重要百倍!
不过,也不能全怪中国男人缺乏责任感,什么样的男人背后必定有什么样的女人。
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