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关系程度分级思路
社会个体关联(角色固有联系)
个体关联(引入了个性化的关联性)
紧密关系(产生了频繁而剧烈的影响)
亲密关系(特别突出了心理的分享和依赖,引入了性衍生行为)
2.熟人社会与准熟人社会
熟人社会的信息交换是相当容易的,社会组成人员是相当固定的,于是社会成员彼此信息相对透明
准熟人社会接触面广,信息交换不透明,社会成员间彼此了解不深,社会关系相对脆弱和易改变
3.相似性
所能接触到的人,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有内在的相似性。
而更强的相似性不需要刻意被追求,内在的相似性和地理的可接触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社交的先决条件。网络为远程互动培养、维持熟悉感替换面对面交流提供了条件。
人类也对更熟悉的食物有潜意识的偏好。
4.一见钟情
环境对一见钟情有影响,心理和生理的唤醒间接激发了人类对亲密关系的渴望,酒精又能内在的降低自身的控制水平,更容易引发唤醒。
一见钟情最大的问题是expect浪漫化,浪漫化的想象和评价会趋于完美,在具体的相处中会出现缺点的发现问题。
日久生情则更为稳定,因为在亲密关系建立的过程中,优点和缺点同时作为信息被了解,并且了解程度较高。
5.颜值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颜值对客观的追求行为影响并不显著,这涉及到匹配偏好效应(颜值匹配更受青睐)
颜值的影响在于社交中他人对与你建立交往的潜在偏好程度,颜值高的人容易在人际交往中得到更多益处。
6.大五人格
开放性
接纳他人的宽容程度,比如文化水平,阶级,宗教,国籍,肤色。
外倾性
外向或者内向,并不直接影响深层次的人际关系,外向对于个体联系的建立有很大的作用。
尽责性
对于关系的忠实程度
宜人性
在和他人交往的过程中给他人带来的体验质量
神经质
女人指向焦虑、男人指向暴躁,这项特质常常与幼年和青春期的经历有关联,容易造成冲动行为
7.依恋
一个人向另一个人有指向的积极地情感连接,这种连接可以是单向的,也可以是双向的。
依恋是从小到大的一个过程,童年的依恋模式对成年的依恋模式有很深的影响。
安全型依恋
依恋本身是存在的,但对个人生活没有负面的影响,依恋对象会带来正向反馈
回避型依恋
对于依恋行为本身比较淡漠,表现不明显。
攻击型依恋
对于所依恋的对象没有正向反馈和输出,在所依恋对象暂时切断关系的客观情况下以攻击性的方式来发泄不安。对带来潜在不安全感的人具有敌意,乃至攻击性。
对他人的评价低,对自己的评价高:本质上是对外界客观价值的否定,过于相信自身的内在能力和品质,而否定他人的内在能力和品质
对他人的评价高,对自己的评价低:本质上是对责任的逃避
8.性假想
一夫一妻制带来了性快感的进化(发情期问题),性快感很大程度上保证了长期的亲密关系的维持。
胸部从早期人类社会的非性器官,成为性器官的可能原因是胸部对屁股的拟态(污)
9.社会学引入
社会交换理论:社会的互动行为本质上是一类人(一种角色)与另一类人(另一种角色)进行信息交换和价值交换的过程。(参加清华大学社会学教程笔记)
10.经济学引入
人际关系中因为价值的交换,引入了“交易”概念。
亲密关系中需要投入,投入则期望回报,同时我们希望回报>投入(盈利的产生)
11.关系满意度
满意度 = 盈利 - 对比度
对比度:亲密关系中两者的地位差异(绝对值)
不幸福的关系,上门女婿
排他性 = 盈利 - 候选对比度
候选对比度:A与B的潜在亲密关系可发展对象的个数的比例(有可能大于1,有可能小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