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回家扫墓,在扫墓结束后回家的路上,和老爸聊了聊最近的情况。聊着聊着,老爸照例又问起了我对未来的规划,我于是跟他讲了自己的想法:自觉最近不够用功,担心到时选不中心仪的导师;想要申请出国,不知道是否能够成功……
老爸听完只说了一句话:“做事要想清楚,要有归零的思想准备,不是做什么事情都会成功的。”
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因为做事患得患失的毛病而被提醒了。听到老爸的话,我又想起老妈在这种时候一定会说的那句话:“做事情尽力就好,而不要去想结果。”
老妈说得也有道理,确实有很多人是以这种“但行耕耘,不问收获”的心态做事,最后获得成功的。这句话肯定是没错,但是我总觉得不太对——难道所谓的淡定,就是单纯地“不去考虑结果”?今天听到老爸这句话,我才慢慢想清楚“做事到底要不要想结果”这个问题。
人的目标可以分为“大目标”和“小目标”两种。如果是“小目标”,就不用投入时间和精力,即使没有实现,大多数时候也可以“一笑而过”。而如果是“大目标”,就要投入大量的金钱、时间乃至精力,而最终的成败也可能对未来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面对“小目标”时人相对比较轻松;而面对“大目标”时则难免有压力。
如果每个人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全世界独一无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那么即使是“大事”,想要做到“但行耕耘,不问收获”也不难:因为在这件事情做完之前,没有人知道结果,因此多想也没用,做事的人除了“但行耕耘,不问收获”之外别无选择。
但问题是,我们做过的很多事情(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几乎是所有事情),都是前人已经做过的;前人不但做过,而且还做过无数次,产生了无数种不同的结果。这些结果有好有坏,并且以各种方式展示在我们面前,其中部分结果的细节还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呈现得淋漓尽致……举个例子:
一个高三的学生可能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高考“成功”以及“失败”的案例,有时老师和家长出于“督促学生/孩子学习”的目的,还可能有意无意地渲染“成功”之后的荣誉和“失败”之后的酸楚。于是,那个“已经把高考看得无比重要”的学生相当于已经“提前经历”了很多次高考的成功和失败,并且充分“见识”了成功和失败的后果……
在这种情况下,要求一个人做到“但行耕耘,不问收获”,可能相当困难,因为:
第一,耕耘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收获,要求一个正在耕耘的人不考虑未来的收成,这是相当不现实的。
第二,这个人还没有开始行动,就已经提前知道了自己最终可能得到的各种结果。这时再要求他什么都不想,直接“但行耕耘,不问收获”,除非这个人是一个天生的乐观派,否则难上加难。
既然面对“大目标”时,“完全不想”基本不可能,甚至“必然想得很多”,那么,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多想”——提高思考的质量,尽最大努力把自己担心的问题想清楚,想周全,直到即使真的失败了,自己也不用担心——也就是所谓“做好了归零的思想准备”。
为此,建议在动手之前尽可能把下面的问题想清楚:
第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大概需要投入多少金钱、时间和精力?我现在能否为这件事调用这么多资源?这个问题又可分为以下两个子问题:
(一)实现目标需要投入多少金钱、时间、精力,而其中最重要的又是什么?
(二)在尽可能不影响正常生活的前提下,我能够为此调用的资源有多少?之所以强调“尽可能”不影响正常生活,是因为要实现“大目标”常常意味着“脱离舒适区”,原有的工作和生活节奏不可能完全不受影响。“尽可能不影响正常生活”意味着两点:
1.保证原有的工作和生活(比如照顾家人、保证必要生活开支)质量的前提下考虑自己手头可用的资源。
2.留下必要的资源以备不时之需。
以在职考研究生为例,要考研成功,需要投入的主要是时间和精力。因此,首先要算清楚自己每天大概有多少时间来复习,以及能够为复习暂停生活中哪些非必需的活动(比如一些无谓的交际和应酬)。之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前人的经验大致拟定复习计划,并且尤其要为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例如生病、加班)预留时间。这一步骤和“归零思维”的关系是,如果没有弄清楚自己能够为目标投入的资源上限,在日后实现目标时就会一直处于“心里没底”的状态,随时都有可能自我怀疑——一个总是自我怀疑的人是无法做到“思维归零”的。
第二,如果失败,自己是否可以承受不利的后果?如果“不利的后果”仅仅是以前的努力付诸东流,或者工作和生活没有受到严重影响,那么也可以放心去做。但是如果一旦失败会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那就不值得尝试。
第三,在前两个问题的基础上,尽可能地设想:如果最终失败了,我该怎么做?能够补救吗?如何补救呢?如果不能补救或者补救不划算,有没有替代方案?
想清楚这些问题,之后的行动才会安心,才更有可能“但行耕耘,不问收获”。因此,“专注于过程”不是“不考虑后果就直接做事”的表现,而是想清楚了再放手去做——即“不是不想,而是想得足够多,以至于已经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
当然,有时可能没有办法在行动之前就考虑周全,这时就需要边做边思考了;对于那些实在躲不过的风险,就只能承受了。但是,同样的风险,有人能承受,有人不能承受,这种“抗打击能力”的区别,也是从思考的质量不同开始的吧?
我也是时候多想想自己纠结的那些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