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阳光里透着些许燥热,没有风。空气里夹杂着麦香的味道,这显然是令人欣喜的。可热空气带来的却是些许不安。
身材瘦弱的她,上小学六年级。小学一路走来,最喜欢语文老师了,爱屋及乌也喜欢语文课。以至于后来的初中之后,一直喜文。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她有了个很好的习惯,就是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写进日记本里。久而久之,日记本成了性格偏内向的她的一处僻静之所。而这当时在她看来习以为常的习惯,却在悄悄碾压着另一种“外侵”。
周六的下午,早早写完作业的她,读起了她最喜欢的那本已经没了皮儿的作文书,里面有一篇文章她百读不厌。题目大概是《炸麻叶》,文里正值中秋日,母亲总会给孩子们炸麻叶,字里行间似乎都闻到了那香喷喷的味道,看起来色泽金黄,吃起来口感酥脆,总是可以勾起人们的食欲,也勾起她的食欲与遐想。心里总想着:妈妈也能给自己炸,多好!带着这样的念想儿,一遍一遍又一遍地读,简直要背过了,可还是爱不释手喜欢读。
于是,在那个夏日的傍晚悄悄拿起笔写进了日记本里。六年级的小孩儿心思渐渐多了起来,心事也不爱与爸爸妈妈说了。与同学的琐事,闺蜜的聊天;父母的不解与唠叨,学习的烦恼与进步;生活的忧愁与渴望……小小日记本里承载了她众多的“秘密”,近乎有些依赖于日记本了。每次写完,就小心翼翼地把日记本(对了,是带小锁的那种)轻轻放进书桌抽屉里,再用一把小锁锁起来,这才放心地离去。
周末在快乐中很快就过去了,周一放学的她,如一只快乐的小鸟飞回了家,按部就班地例行写作业。可还没坐到书桌前,就惊呆了——书桌抽屉被“撬”了!她三步并作两步跑到书桌前,用力拽开抽屉一眼瞧见日记本上的小锁也被“撬”了!她气不打一处来,眼泪哗哗地掉下来,难过极了……看着小小日记本那凌乱的章页,想着自己的小秘密都赤裸裸地曝光于光天化日之下,泪淌如河,那一刻,仿佛空气都凝固了,仿佛日记本也在伤心落泪。。。
她知道,是父母不解其中意,也是父母担心得多余,更是父母怕走上歧路,所以千方百计唠叨不止甚至如此这般……但起码的尊重没有吗?简单的换位理解没有吗?父母与孩子的信任全无吗?难道他们就没有过这细腻的心思吗?一连串的问题、委屈、愤怒、甚至叛逆接踵而来,那一刻,她发誓:这次决不会原谅父母!
是的,后来,她真的没有原谅父母。尽管母亲炸了她念叨央求很久的“麻叶”,那金黄酥脆的麻叶再也勾不起她的食欲。。。
时光荏苒,渐渐地,她已与自己和解,尽管这依旧是她幼小心灵上的一块无声的“创伤”。她终不能理解那种行为,无论大人与小孩,还是大人与大人,亦或是大人与老人,尊重、理解、信任是多么重要。
以后的以后,愿这小小的日记本别再“哭泣”,也愿这小小的心灵别再被随意“受伤”。
写于文后:
今日欣喜~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