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曾经有机会赴法国勤工俭学,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没有去成,而学术界一直认为,毛主席不去法国的原因是因为语言和经费问题,但真正的原因却远远不是这么简单。
再说语言,毛主席当时可是一个求上进的年轻人,他对知识的渴望度远超其他人,毛主席曾经为追求知识,吃过很多苦和累,但是他都不惧怕,难倒会惧怕法语。
所以毛主席不出国留学,我认为还有几个更深层的原因:
一:毛主席组织更多人留学
“我觉得我们要有人到外国去,看些新东西,学些新道理,研究些有用的学问,拿回来改造我们的国家。同时也要有人留在本国,研究本国问题。我觉得关于自己的国家,我所知道的还太少,假使我把时间花费在本国,则对本国更为有利。”
这可以看出,毛主席眼中去实地学习,远比在自己国家观察它国要强,所以毛主席又说过:“看译本较原本快迅得多,可于较短的时间求到较多的知识”。
二:毛主席想先研究国情
毛主席曾经新民会会员陶毅写信说到:“他想想先成立一个‘自由研究社’,预计需要一年到两年的时间,先把中国古今学术大纲了解清楚,然后好留洋考察。”
可以看出毛主席不是不想留学,而是想把自己的国学基础打牢一些,再去学习西方文化,好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三:主张去多国留学,学习知识
对于新民会会员赴法留学,毛主席在当时积极支持,但是却不主张留学生全部去法国一个地方,而是建议学会会员去多地学习,因为他认为:“多扯一般人到巴黎去是好事;多扯会员去,不免错了一些。”
而毛主席认为“改造中国与世界”需要的是各方面人才,而不是仅仅学习法国的国情和知识,到最后只会形成“法国式”的知识体系。
所以毛主席认为要把优秀的青年分散到世界各地,对各国的国情和学问都要有深刻的了解,然后形成多个知识体系,从而起到客观分析世界各国之优缺点。
四、毛主席成为会员的骨干
随着新民会的发展,渐渐的毛主席的担子越来越大,而很多的事情都是由毛主席亲自组织和参与的,所以一时间毛主席成为新民会和留学生的中间最重要的人,留学的时间不得不推迟。
而毛主席的推迟,也使得自己错过了最佳留学的时间(1917-1920年)。
五、毛主席改变留学地点,向往俄国
这在当时受尽列强欺辱的中国,是一个极度振奋人心的消息,加上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简直就是中国效仿的最佳对象。
这让毛主席的眼光和兴趣,开始从西欧转向俄国。甚至在与陶毅的信中说到:
“彭璜君和我,都不想往法,安顿往俄。何叔衡想留法,我劝他不必留法,不如留俄。”
可见此时的毛主席,对俄国的文化和革命方法成为了他心中的选择,于是想要组建一支赴俄勤工俭学的会员。
六、再无时间出国留学
从此,毛主席关心整个社会的改造,他把自己的大部分时间和经历都献给了社会宣传、组织活动等革命活动,从而彻底无时间赴俄学习。
有了以上的认识,对于毛主席来说更加重视自己本国的国情,从而让毛主席在一系列的革命实践中,加深了对民众疾苦的认识,认识到了“民众的大联合”是改造社会的根本力量,从思想上和行动上成为了一个马克思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