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茨威格《昨日的世界》。
这是一部历史的长卷,是命运多舛的一代人的遭遇。
作者斯蒂芬.茨威格是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传记作家,人道主义者,和平主义者。出生于富裕的犹太家族。1934年遭德国纳粹驱逐。流亡英国和巴西。在欧洲大陆的火山般的震荡中,他恰好站在了地震最剧烈的地方。战争摧毁了他的家园和生活,流离失所。而恰恰是流离失所的人才会获得一种新的意义上的自由。而且只有和一切不在保持任何联系的人才不必有任何顾忌。 公正和不抱偏见的写出的一部真实反映时代的作 作者出生和成长的维也纳生活富足,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氛围。欧洲文化的各种潮流都在这里汇集。年轻人对每一种艺术都报着十分崇敬的态度。中小学时代,没有受教条的课程的制约,作者爱好文学,广博群书。读大学期间就认为好的书籍,胜过最好的大学。在19岁就出版了自己的诗集。并意识到真正渊博知识不是像我们上中学时所想象的那样,依靠泛泛地读书和讨论就能获得,而是要通过常年的刻苦钻研。到现实生活中去,目睹各阶层阶级大千世界的多姿多彩。于是作者游历了欧洲。做翻译工作,写传记文学。
至1914年一战爆发,一直过着祥和有计划生活的民众们从来没有想到过战争。在他们看来,战争是奇遇。恰巧因为离的遥远,从而赋予战争一种英雄色彩和浪漫色彩。战争所带来的不是致富,而是贫困化。不是满意,而是怨恨。带来的是饥馑,货币贬值动乱。公民自由的丧失,对别的国家的奴役,一种令人头疼的不安全感。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那是无知的一代人的战争。作者是渴望和平,面对动荡,只有无能为力和素手无策而选择隐居的生活。 一战结束后的十年,作者充分享受内心自由的欧洲式生活。十年时间,在一个人一生中是一段颇长的旅程。而在一个民族的生存中仅仅是一瞬间。
1933年,作者所有的书籍遭到了希特勒政权的禁书令,家也遭到了无端的搜查。他从此流亡国外。在失去家园的痛苦和绝望中,于1942年在孤寂和幻灭中自杀。
茨威格是心理描写的大师。是刻画细节的巨匠,文字隽永,行笔流畅。在做那种默默无闻,无人感激的翻译工作时,也付出了极大的耐心和毅力。在他的传记文学中,不写在现实生活中取得成功的人物,只写那些保持着崇高道德精神的人物。
作者家境富裕,成名很早。一生游历众多从欧洲至美洲,亚洲,岁月就这样随着写作,旅行,学习,读书,搜集,玩乐而年复一年的过去。在世界各地,和当时的很多文学巨匠,艺术巨匠结成了深刻的 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有内在因素决定的。作者不能选择他的种族和出身,但他追求人性,渴望和平,梦想成为一个世界公民。面对疯狂的年代和动荡的局势。茨威格怀着绝望的心情回忆过去。
没有读过这样传记体的小说。觉得它很厚重充满了时代感。况且自己是个历史盲。在阅读的过程中,经常要百度下历史年代和事件。同时随着作者的欢快的笔浏览了欧洲大陆的风土人情,对那里的繁荣浪漫产生了深深的向往。随着沉重的笔对战争充满了憎恨,对被驱逐的犹太人的悲惨命运而落泪……
掩卷长思,个人的命运时刻和国家时代的命运相连,战争会毁灭人们的一切……
愿和平永存!
2017.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