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些人做了父母以后,心态很神奇:自己没能克服的问题,都期待小孩能做到。(当然可能主要是希望小孩不吃亏)
比如说性格这件事。
自己内向三十年也活过来了,但只要一想到自己的小孩也内向,瞬间就会焦虑得不行。
到遛娃圈跟其它家一对比,立刻自觉矮人一截。
听到早教老师一提内向,就恨不得立马掏钱。掏钱了以后呢?
嗯,大概是指望着家校通力合作一把,快速培养出一朵小小的交际花。
交际花自然是没那么容易就“培养”得出来的。
不知道科技发展到将来,会不会有下一代的定制化服务,帮助这些忧心忡忡的父母,把内向小孩统统淘汰在胚胎阶段?
02.
托科技落后的福,内向小孩暂时还没有绝种。
因为我家就有一个。
就拿收快递这件事来说,每次听说有快递,慢慢的情绪就很是复杂。
每次我挂完电话,他都会一脸期待的问,妈妈,是我的快递吗?是好吃的吗?还是玩具?你又给我买新书了吗?
但是去取快递,就有点麻烦:小区大部分快递都直接送到门房,而我们的门房,是一位热情过度的大叔。
每次碰到慢慢,他都会故意逗他:
你确定这是你的吗?我怎么觉得这是我的快递呢。
你有三个包裹呢,这么多,分我一个行不行?
连爷爷都不叫,快递不能给你哟。
大叔大概以为自己是在逗小孩玩,可惜每次慢慢都只想逃。
看慢慢拼命往我身后躲,大叔又郑重地跟我讲:“这不行的啊,男孩子怎么能这么怕生,长大了会吃不开的哟!你家小孩这样,明显缺乏锻炼嘛。”
而怂人一个的我,只能转过头去对慢慢说:没关系的,不愿意出来就藏在妈妈这里好了。
然后像老母鸡一样,把小鸡崽搂在翅膀底下,跟大叔打个哈哈,迅速撤离现场。
我觉得很搞笑的是,作为孩子亲妈都不介意的事情,倒是有很多路人,摩拳擦掌地就直接冲上来,还以为自己一个举动就能拯救小孩。
大叔人很好,但传授教育经验的次数多了,我心里也免不了要嘀咕——内向的人就过不好吗?
屁咧,老纸全家都内向,现在不也活得好好的?
03.
慢慢现在三岁,按照普遍定义,他很容易被划分到内向那一栏。
很小的时候就能看出来遗传的力量,他和我们一样谨慎敏感,尤其表现在对陌生情境的适应问题上。
他喜欢自己先观察观察,强烈的需要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在自己真正决定进入之前,别人的主动热情只会让他立刻后退,并且对身体接触尤为敏感。
有改造自己的失败案例在,我并没有指望过凭自己的力量就把他变成另外一个人。
我能给他的,只是让他踏踏实实的感受到,妈妈永远会陪你。
如果你想回头,我就在你身后,你想往前踏出一步,我在旁边拍手给你加油,你有想说但又不知道怎么说出口的话,妈妈来帮你说,教你说,陪你去说。
所以慢慢打心眼里认为自己这样就很好,他从来不会觉得自己的本性有哪里需要调整,他就安安心心的按照自己的节奏来。
有一次去参加活动,好不容易跟一个老师刚熟悉起来,又来了两个。老师想让他做个自我介绍,他犹豫了一会,然后有些害羞,又坦坦率率的对两个新来的阿姨说:
我现在还没有准备好,因为我还有一点点,有一点点紧张。
那一刻我有多高兴呢?
我大概花了七八年才跨越过去的魔障,我的小孩轻轻一跳,就越过了这个坑。
04.
很多父母觉得自己吃了性格内向的亏,所以就不遗余力地向小孩灌输:你可千万不能像我哦。
老实讲,我是很为这种人惋惜的 —— 内向的父母,有非常大的概率会养育出一个内向的小孩。
那么,作为已经在内向届混迹多年的资深人士,为什么不选择把自己的丰富经验倾囊相授呢?
浪费可耻啊朋友。
我的经验是接!纳!自!己!
不会主动就先不主动;
不喜欢热闹就多宅一宅;
不适应快节奏那就慢慢来。
当我不硬逼着自己去做那些就是不擅长的事情时,整个人反而不再拧巴——很多时候内向并不会造成“事故”,拧巴才会。
内向外向重要吗?
大概也重要,一个人的喜好,风格,擅长与不擅长的事,都受它影响。
但更加值得去追求的,是先找到自在的状态,然后在与外界的碰撞中,让对方也感觉舒适吧。
外向一定比内向更好吗?
也不一定。性格本身就没有好坏之分,没有哪种性格能适合所有的环境,外向的人去做程序员也会觉得不自在。
所以对内向的人来说,比改变自己更重要的,是去找自己和社会舒适的连接点。
05.
为人父母大概都有这么一种愿望,那就是希望小孩不要走自己曾经走过的弯路。
但如果你只是在岔道口竖一块牌子,上面用大号字体写着“禁止通行”,那你差不多会有99%的概率被命运啪啪打脸。
硬逼着一颗柠檬变成甜橙,会是让你和对方都头痛无比的无用功。
内向小孩某一天会不会变得外向活泼?也许会。
但当你抱着这样一个期待去努力的时候,每一个举动都是压力,只会让他更加无所适从。
甜橙有甜橙的好,柠檬也有柠檬的妙处。让每个人都有路可走,让每个人都成为自己,这样的世界才更美吧。
再退一步讲,实在想要一个外向开朗热情洋溢的小孩,怎么办?
我从来不劝人家生小孩,但这种情况下,跟改造面前的那个娃比起来,你真的可以考虑再生一个,碰碰运气的——
都是赌,前者几乎是死局,后者还有胜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