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晓红日
教了四十多年的书,只走过两个单位,却搬了六回的家。
我是1984年结的婚,年底便有了个活泼可爱的宝贝女儿。我爱人在距离我校近八公里的长临河中学工作。这所学校座落于长临古镇、风景秀丽的巢湖岸边,历史悠久,名闻遐迩。这里也曾是我的母校,我深知这里的领导和老师们特别的仁爱善良,平易近人。这不,女儿出生在隆冬,连日风雪,寒冷彻骨,爱人只能用扫来的树叶做燃料生火取暖。当李从军校长夫妇得知后,连夜给我们送来了正在熊熊燃烧的煤炉子、煤球和他亲手编制的烘烤尿布用的铁丝网罩,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平日里,爱人还时常得到洪老师、王老师、温师傅、罗师傅等老师和职工们的关心和照顾。可以说,长临河中学是我爱人地地道道的第二故乡!
可是,月子一过,襁褓中的女儿正嗷嗷待哺,爱人却又不得不上班;家母忙于责任田;那时交通十分不便,我也根本无法抽身及时赶到爱人身边当个下手。思来想去,我只好忍痛割爱请求组织上让爱人调到了我的学校工作。
86年新春的一天,我用一辆自行车带着两床被子、两个面盆,还有岳父退休后留下的一个三块长板拼凑成的书架和一部残缺不全的《辞源》就把爱人的全部家当搬到了复兴中学。
那时,复兴中学的住房很紧张,一开始我们只能住在我的老家。
我的老家坐南面北,房屋狭小阴暗,好像是被“塞”在一座破旧不堪的街道的角落里,周围高大的商铺把它包裹得严严实实,不说长年阳光不足、地面潮湿、通风不畅,单是冬天,门前冰雪一冬不化;如是夏天,家里就是火笼,就是砖窑。每年家里都有人不是手脚冻破,就是热得满头生疮。
如此恶劣的环境实在让我们的生活难以为继。91年夏天,校领导经多方协调,给我们安排了两间住房,面积虽不足三十平米,但坐北向南,门前还有一块大广场,透光透气,很敞亮,很有“冬暖夏凉”的特殊功效!可喜的是,屋后还有好几块菜地和一口池塘,工作之余,还可以在这里种菜、养鸡、养鸭、养鹅什么的,从来不缺农家乐。
复兴中学居家过日子的那段时光,是我们一家三口最美满、最难忘的的好时光。
时光推到1996年的暑假,应工作需要,我又被调到了撮镇中学高中部工作。
那次搬家也很寒酸,除了一台用了十多年的十四吋的黄山牌黑白电视机外,那就是两卡车的旧家具和多年穿过的衣物鞋袜等等,姐姐、姐夫们笑话我:“你这不是在搬家,而是在逃荒。”“生活条件差一点算什么,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好日子会有的。”我不无自信地安慰他们。
可是新的学校住房更紧张。我们一家三口只好暂时借住在亲戚家里。一个多月的日子里,我们两家人相敬如宾,其乐融融。可是亲戚家的人太热情了,让我受不了;再说他们家早已三代同堂,生活中诸多不便,又让我局促不安……我是多么盼望能早一点住到学校里去呀。
不久,这一天终于来了。那天一大早,我先将搬来的所有家具衣物搬进学校里,然后照例用一个大包裹将在亲戚家里的生活用品一次性扛进宿舍。
我在撮镇中学的新家虽然也不足四十平米,但住得踏实,因为它是我的房子;而且对未来真正意义上的搬新家充满了期待,因为我们未来的住宅楼就在我家的旁边破土动工啦!
2003年元月18日,那是一个晴空万里、阳光灿烂的日子,我们开始搬新家住楼房啦!
我家分到了被人们普遍看好的学校最南面的一幢楼。而我的具体位置又是第三层最东面三面透光透气的301单元。
这个单元建筑面积有七十多平米,内有三室一厅一厨一卫,生活、学习、工作、活动等生活布局设施十分的合理。入住之前,我就请匠人们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精心装修,除了量身定做了所有的时尚家具外,还购置了彩电、冰箱、空调、电热水器等家用电器,窗户内外还请来了四季花草盆景……这里是我的家,这里更是我家几十年来梦寐以求的“幸福的港湾”!
这天在搬家的鞭炮响过之后,我就兴奋不已地告诉家人:“住楼房,所有的老家具旧衣物都不带,只要带上个好心情就行了!”
是啊,几十年来,我家六次搬家,虽然有的是情愿的,有的是不情愿的;有的是小动作,有的是大动作;有的是工作需要,有的是生活需要;有的是被动的,有的是主动的……但都在向好处搬,向高处搬,我家的好日子就是这样一次次地给搬出来的!
可是前几天,就在我慨叹搬家搬出了好日子时,女儿女婿却在一旁埋怨道:“还好呢,这房子面积太小,生活设施不全又太老,我们老家拆迁补偿了几套大房子,还准备在合肥再买一套时尚大宅子,您二老还是搬过去住吧。”“啊,还要我们搬家啊!”“我们都想和爷爷奶奶在一起住。”外孙女和外孙拉着我们的手不约而同地说。
可不是吗,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有多少人家多少次都在搬家,他们正在把我们的生活一步又一步地搬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2019年8月11日于撮镇中学3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