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脑习惯于获取「正确的结论」,而容不下「思考的过程」,因为它不想付出序列化的代价
最近翻了几本书,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聪明」?小时候一个孩子通过预先先学习,而知道了别人后来总要知道的知识,能否算是「聪明」?会背唐诗三百,能否算是「聪明」?儿童教育一般都比较低效,可能几年掌握的东西,成年以后通过科学的方法几个月就能做到。现在普罗所认知的「聪明」,更加贴近于「天赋」这类的涵义:两个人在相同情况下(包括储备和工具)掌握同样的东西,会有时间的差异,这就是天赋的区别。所以这样看来,我不算是一个聪明的小孩,只是通过预先学习,获得了比较多的「教育」,从小学开始基本上就是一个停止学习的状态,到成年最后才勉强考上一本线。害怕努力的失败,极力避免竞争,自私,耍小聪明。甚至到现在,我发现我几乎无法集中10分钟的精力在一个网课上。我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事实,我并不是一个聪明的人,冒充者综合征在我身上无限放大,我感觉现在的生活完全就是我运气好,我应该在家中啃老,社会性死亡。后天学习提高异常的缓慢,开始恍惚,焦虑。
我一直好奇为什么别人看书很慢,还以阅读能力沾沾自喜。现在发现从微博时代之后我养成了非常坏的习惯。因为自身已经完全习惯于碎片化信息的获取,不管是刷微博还是刷新闻,习惯于科技、金融、政治和博主分享的快速信息摄入,对于需要保持一定注意力和需要分析的长篇信息产生了生理性厌恶:别引导我,直接给我答案吧,反正我分析来分析去肯定也是错的。于是乎,我的大脑习惯于获取「正确的结论」,而容不下「思考的过程」,因为它不想付出序列化的代价,因为错误的思考有生物学代价——守株待兔的人是会饿死的。
现在看文章非常的狂躁。一看标题:标题不够争议直接关闭,因为大概率是主旋律,而主旋律就是那一套。二看作者,如果是老面孔,就直接按照上次处理的方式同样执行一次,然后直接关网页;如果从其他文章发现立场不一致,那也直接关闭,不想(也不敢)接受xx不正确的东西。三看评论,并非从众,而是从长:给看起来最长最有道理的评论点个赞,然后删减后变成自己的观点,如果与平均立场甚远那自然是最好,显得自己有思考。最后才是看文章主体——反而是最不重要的,愈写愈发觉得可笑。
学习,换一种说法就是执行神经元的序列化。所谓小聪明,其实就是大脑内一些简单而有意义的执行序列,这类比较容易掌握,「性价比」比较高,因为说不定哪一个本能反应就能救了你的命。但是对于综合类知识,习惯于碎片知识获取的人就是个地狱了。首先,碎片人的注意力分散在所有的信息获取终端上(电子设备,周围的人,变化的环境),专注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第二,注意力的切换在大脑内是会有上下文的铺垫时间的,你在看某一本书,然后被打断再回来,你会发现无法立即重新带入到那个情景,很难在恢复到之前的状态,所以我们都讨厌被打扰。
有一种说法一直很流行,用碎片知识来学习。以前高中随处可见排队和吃饭都在看书的人。这种看小说可以,需要双向输出的内容就不行了。碎片时间很短,上下文时间完全不够用,基本上很难到达沉浸阶段——到了也很难维持很长。(你可以试试看用碎片时间背单词,看看能够记住多久)。因此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的结论:综合型知识,需要大段的不受干扰的时间来学习。
可悲的事情是,碎片化信息不仅占据了我的碎片时间,甚至占用了我的正常时间。如果不加以环境因素控制,我会依据大脑序列化反应刷上一天的微博、视频和游戏。因此必须要保护日常中存在的大段时间:屏蔽掉聊天软件,尽可能隔绝掉五官的感觉。在很嘈杂的环境,听歌甚至也是不错的选择。但是我的精神一直不稳定,注意力很难集中,哪怕是在安静的独处情况下。我甚至尝试做了一些冥想训练,这在我之前是不可想象的。
我觉得注意力很难集中可能是不只是我的一种心理疾病,在现代社会的大信息冲击下,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开始出现了难以置信的迭代。今天的热点可能到明天就没人讨论了;表情包的生产速度远远大于使用速度;每个人似乎不玩「梗」就不会说话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开始内卷,交流成本莫名的提高,所以有时候感觉说话很累,一直要查别人到底在说什么。我开始有意识的避免玩梗,把每一个人都当做是初次见面的陌生人,因为我觉得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不至于到几个月之后看自己的聊天记录而感觉到十分的尴尬和失礼。如果发现自己发了一条大家看不懂的东西,我就会感到一阵厌恶。人与人的交流不应该是这样子,为什么不应该是友善,简单和明确的呢?
我非常羡慕「纯粹」的人,也许没那么「聪明」的人才能成功是有道理的。没有收到大量信息的冲击,能够在一件事情上坚持下来。如果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的道理充满了其他选项和各种取巧的方法,就很难获得需要时间长度为轴的原始能力积累。然而在现在社会变化如此迅速的情况下,往往选择比坚持更重要,尤为显得可悲。
总的来说,我开始理解到曾经浪费时间的可悲,又对目前寸步难行感到愤怒。希望自己不要再表达「正确的废话」,多保持一些能力的积累。改变是需要时间的,我太急功近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