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一只美丽的蝴蝶
——2017河南教师成长学院五天蜕变记
每一只漂亮的蝴蝶,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冲破束缚自己的茧后才变成的。我也要做一只美丽的蝴蝶。
——题记
关键词一:遇见
天遇见地,有了永恒;春遇见冬,有了岁月。那么,渴望成长的我们遇见河南教师成长学院又将怎样呢?
河南成长学院我来了,从2017年3月第八届最具成长力教师颁奖典礼上,我第一次听说你,然后就充满了渴望,充满了期待。今天——2017年7月14日,终于来到了你身边,走进你,成为你的一份子。我感到特别激动和自豪!
2017.7.14到华泰宾馆报到时,终于见到了映潮班杨班长和于班长的真面目,比我想象中的还要优雅大方,还要和蔼可亲,还要体贴入微。
于松平班长还为我们分发了,学院提前准备好的班服,班牌,余老师的书和刘肖总编亲自签名的书,及爱心晚餐。
《课堂教学设计艺术80讲》这本书收集了余映潮老师从2003年——2012年用十年的时间写成的80篇短文,从2004年——2012年止,在《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的《名师讲坛》栏目连载了9年。
长垣一中,我又一次来到这美丽的校园,不愧为河南教育的一张名片。从管理到设施都是一流的,更可敬的是长垣人,从带我们去住宿酒店,到上课之前的多媒体准备,服务周到,耐心细致。
长垣一中标志性建筑“蘧孔之交”
映潮班班牌,班训,班诗,班歌。
成长学院映潮班学员证
2017河南成长学院“黄埔”二期课程表
教育时报总编刘肖的《爸爸哪也不去》,读书分享会。从陪伴是一种高质量的陪伴,深深体悟到刘肖父女情意浓。这是刘肖总编作为女儿16岁生日的礼物,写给女儿的一本书。
关键词二:收获
时间啊,你慢点儿走;手中的笔儿啊,你快点儿写。朋友圈里我这样写着。
余映潮老师在开班典礼上娓娓道来,诠释着《优秀的学科教师是怎样的人》。优秀的学科教师应该是热爱学习的人,应该是定力强大的人,应该是目标明确的人,应该是积累丰富的人,应该是精于提炼到人,应该是技艺高明到人。发展自己是我们每个人成长的大事。耐力是一种智慧,没有业余时间就没有专家产生,进入教学研究永不言迟。不同深度的磨练,产生不同高度的水平。论文写作能让你脱胎换骨。规划自己,重塑自己。耐人寻味,发人深省。并鼓励我们,只有在那崎岖的小路上不畏艰险,奋勇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五天里有幸聆听了余老师的《春》、《我的叔叔于勒》、《我爱这土地》三节精彩的课,他的课采用板块式和主问题教学,真可谓精致的课,优雅的课。余老师还做了报告《着力更新课堂教学点理念与方法》,坚持尝试“八变”,变“教学课文”为“利用课文”;变“轻慢语言”为“着力学用”;变“泛谈感受”为“精读训练”;变“碎问碎答”为“实践活动”;变“思路不清”为“板块思路”;变“读过问过”为“积累丰富”;变“只读不写”为“读写结合”;变“平俗手法”为“高雅教学”,彻底改变最关键的低效教学。
余老师的报告中讲到,高效课堂阅读教学的理念与实践:集体训练,语言运用,精读训练,知识渗透,主问引领,给予时间,动笔读写,当堂落实。
无论严寒酷暑,余老师就是这样一路写来的,密密麻麻的文字的背后,是怎样的一种耐力,怎样的一种执著,一切尽在不言中……
很难相信这是年近古稀的大师,一点儿一点儿积累而来。余老师——您是我心中永远树立的一面旗帜,激励着我向前进!
永远跟上时代的步伐,这是从余老师那里感受到的。他运用电脑写文章,运用课件讲课,作报告,评课。在他同龄人中,甚至晚辈的我们中间,仍然还有很多靠一支粉笔,一块儿黑板闯天下的。不愧是语文届的楷模!
聆听着,
句句箴言,
鞭辟入里。
眼前似乎不再迷茫,
心中已然不再迷惘。
眼界决定视界,
胸怀决定情怀。
原来 ,我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