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古称“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沸水时收回的“咕咚”声而得名,它是中国首创的美食,历史悠久,是一种老少皆宜的食物。
据考证,战国时期即有火锅,时人以陶罐爲锅,到宋代,火锅的吃法在官方已非常罕见,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食谱中,便有同友人吃火锅的引见。
元代,火锅传播到蒙古一带,用来煮牛羊肉。到清代,火锅不只在官方盛行,而且成了一道著名的“宫廷菜”,用料是山鸡等野味。
到了汉代,铜鼎中礼器功能逐渐下降,大多作为食器使用,很多人好奇,这五格盛放什么食物呢?
有考古学家认为,应该是放置不同的肉食品,如猪肉、牛肉、羊肉、狗肉、鹿肉等,分在不同的格子里煮,味道不会混在一起扰乱味觉而尽享各种美味。
分格鼎可以看成是最早的鸳鸯锅了。将鼎分成不同的烧煮空间,避免不同味道的料汤串味,其饮食原理就是现代的鸳鸯火锅,方便有酸、辣、麻、咸等不同饮食习惯的食客。
鼎分5格,中间圆格外面再分出4格,可以将猪肉、狗肉、羊肉、牛肉、鸡肉这类肉品,放在不同的格内,从而能吃到5种不同风味的火锅。
由此鼎可以想像出,西汉江都王刘非生前吃火锅时是很热闹的,带着王后宠妃,一家老小围坐在一起,享受着火锅带来的人生乐趣。
刘非很会吃火锅,在分格鼎旁边还出土了两套“染器”。所谓染器,就是吃火锅时放佐料的盘子。从这些来年的考古发现来看,染器有的是盘状,有的则呈杯状,如果有加热装置,则称为“染炉”。
古代一些帝王与火锅有一定情结,元世祖忽必烈喜欢吃火锅。
有一年冬天,部队突然要开拔,而他饥肠辘辘,定要吃羊肉,聪明的厨师情急之中将羊肉切成薄片,放入开水锅中烫之,并加调料、葱花等物,忽必烈食后赞不绝口。
后来,他做了皇帝仍不忘此菜,并赐名为"涮羊肉".相传,明代文学家杨慎小时候随其父杨廷和,赴弘治皇帝在御花园设的酒宴。
宴上有涮羊肉的火锅,火里烧着木炭,弘治皇帝借此得一上联,上联云:"炭黑火红灰似雪",要众臣嘱对,大臣们顿时个个面面相觑。此时,年少的杨慎悄悄地对父亲吟出下联:"谷黄米白饭如霜".
其父遂把儿子的对句念给皇上听,皇上龙颜大悦,当即赏御酒一杯。
清代乾隆皇帝也吃火锅成癖,他曾多次游江南,每到一地,都备有火锅。
相传,他于嘉庆元年正月在宫中大摆"千叟宴",全席共上火锅1550余个,应邀品尝者达5000余人,成为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火锅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