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火锅都吃些什么

火锅,古称“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沸水时收回的“咕咚”声而得名,它是中国首创的美食,历史悠久,是一种老少皆宜的食物。

据考证,战国时期即有火锅,时人以陶罐爲锅,到宋代,火锅的吃法在官方已非常罕见,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食谱中,便有同友人吃火锅的引见。

元代,火锅传播到蒙古一带,用来煮牛羊肉。到清代,火锅不只在官方盛行,而且成了一道著名的“宫廷菜”,用料是山鸡等野味。


分格鼎

到了汉代,铜鼎中礼器功能逐渐下降,大多作为食器使用,很多人好奇,这五格盛放什么食物呢?

有考古学家认为,应该是放置不同的肉食品,如猪肉、牛肉、羊肉、狗肉、鹿肉等,分在不同的格子里煮,味道不会混在一起扰乱味觉而尽享各种美味。

分格鼎可以看成是最早的鸳鸯锅了。将鼎分成不同的烧煮空间,避免不同味道的料汤串味,其饮食原理就是现代的鸳鸯火锅,方便有酸、辣、麻、咸等不同饮食习惯的食客。

鼎分5格,中间圆格外面再分出4格,可以将猪肉、狗肉、羊肉、牛肉、鸡肉这类肉品,放在不同的格内,从而能吃到5种不同风味的火锅。

由此鼎可以想像出,西汉江都王刘非生前吃火锅时是很热闹的,带着王后宠妃,一家老小围坐在一起,享受着火锅带来的人生乐趣。

刘非很会吃火锅,在分格鼎旁边还出土了两套“染器”。所谓染器,就是吃火锅时放佐料的盘子。从这些来年的考古发现来看,染器有的是盘状,有的则呈杯状,如果有加热装置,则称为“染炉”。


古代一些帝王与火锅有一定情结,元世祖忽必烈喜欢吃火锅。

有一年冬天,部队突然要开拔,而他饥肠辘辘,定要吃羊肉,聪明的厨师情急之中将羊肉切成薄片,放入开水锅中烫之,并加调料、葱花等物,忽必烈食后赞不绝口。

后来,他做了皇帝仍不忘此菜,并赐名为"涮羊肉".相传,明代文学家杨慎小时候随其父杨廷和,赴弘治皇帝在御花园设的酒宴。

宴上有涮羊肉的火锅,火里烧着木炭,弘治皇帝借此得一上联,上联云:"炭黑火红灰似雪",要众臣嘱对,大臣们顿时个个面面相觑。此时,年少的杨慎悄悄地对父亲吟出下联:"谷黄米白饭如霜".

其父遂把儿子的对句念给皇上听,皇上龙颜大悦,当即赏御酒一杯。

清代乾隆皇帝也吃火锅成癖,他曾多次游江南,每到一地,都备有火锅。

相传,他于嘉庆元年正月在宫中大摆"千叟宴",全席共上火锅1550余个,应邀品尝者达5000余人,成为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火锅盛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宽容是什么?《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第二十六卷第一千零五十二页: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耐心而毫无偏见地容忍与自己...
    格格_b366阅读 2,750评论 0 0
  • 2017-03-20 上海 雨上海的雨,一阵风来一阵雨,风走雨停。秋冬的小雨比较稀落,有时候看起来大,实际落下来的...
    累土阅读 1,209评论 0 0
  • 少不更事的时候看电视剧有个念头。某部电视剧的片头或片尾曲必须是剧中那个本人认为最帅或者最靓的男、女主角唱的,谁都别...
    陈厂长阅读 3,184评论 2 6
  • 《岛上书店》 (一) 人不是不会改变,只是没有遇到能让他改变的人。一旦遇到了,便不再如前。 AJ在艾丽丝岛上生活了...
    飘依阅读 1,917评论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