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说的是魏晋名士刘伶、阮籍与酒的故事,今天接着说说毕卓与酒有关的话题,毕竟魏晋名士大多离不开酒,且越喝越能喝出新意。
毕卓,字茂世,新蔡鲖阳(今安徽临泉鲖城)人。父亲名叫毕湛,曾任中书郎,为胡毋辅之所看重。
《世说新语•任诞》中是这样记载的:毕卓,西晋末年时人,他从少时起就性情豁达,旷达不羁,为人豪放。
太兴年间,毕卓被晋元帝司马睿任命为吏部侍郎。他生性爱好喝酒,常常因酒醉而废弃公事,受到上司的批评。但他依然故我,不改旧习。
《晋书•毕卓传》记载,嗜酒如命的毕卓曾对人说:“要是能得到装满一船有好几百斛的酒,一年四季有甘甜可口的食物放在船的两端,右手端着酒杯,左手拿着蟹螯,吟咏在酒船中,便足以了此一生了。”
于是后世就用“持螯”、“持蟹”、“把蟹”,作为饮酒行乐或借酒消愁的典故。
发生在毕卓身上最为典型的故事便是这“瓮间毕卓”,后来这一典故,就用来形容嗜酒成瘾、醉酒如泥的人。
《晋书•毕卓传》中记载,比舍郎酿酒熟,卓因醉,夜至其瓮间取酒饮之。掌酒者不察,谓是盗执而缚之,郎往视,乃毕,吏部也,遽释其缚。卓遂引主人宴于瓮侧,致醉而去。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某天夜里,毕卓突然闻到邻家新酿的酒香飘到他的屋子里,使他垂涎不止,一心想去尝尝这新酒的好味道。于是,再也熬不住了的他,趁着夜色来到邻居盛放酒瓮的屋中。
对着一字排开的酒瓮羡慕地赞叹不已,打开酒瓮,一股浓浓的酒香扑鼻而来,他顾不得许多,就俯身趴在酒瓮上大饮特饮,不觉喝得酩酊大醉,瘫倒在瓮边。
邻居听到盛放酒瓮的屋中有异常的响声,估计有人前来偷酒,立即带人前往捉拿。他们看到的是一个酒醉卧地之人,以为是贼,就将他捆绑起来,准备天亮之后再送官。
等到天色放亮,邻居起床来到后院,走近一看惊讶不已,原来是邻居吏部郎毕卓,赶紧解开绳子。
毕卓这时酒已醒了,这个时候估计毕卓与酿酒的邻居会有一番对话吧,毕卓说:“贵邻所酿新酒,味道实在太香,敝人实在忍不住,才夜入贪饮。”
邻人赶紧说:“鄙人也酷爱杯中之物,今吏部如此好酒,真我辈中人。如蒙不弃,我俩设宴共饮如何?”
这话正应毕卓下怀,自是满口答应。于是二人就在这酒瓮旁设宴,毕卓一直喝到酩酊大醉,才告辞离去。
这等“好事”当然立刻就会张扬开去,吏部郎入户窃酒的事就传到了皇帝那里。皇帝虽然觉得这事可笑,但毕竟有失官场体面,便罢免了毕卓的官职。
毕卓因任诞狂放而丢了官,不仅不懊丧,反而十分高兴。原来,经过这事以后,邻居和他成了朋友,时常送酒给他喝,还逢人就夸耀:“这就是让毕吏部郎丢官的酒,好酒哇!”
毕卓曾官居吏部郎,也算是身居高位,可是竟闹出了偷酒喝的笑话。初看起来似乎挺遗憾的,然而,在那个政局动荡的时代,不见得是一件环事。或者说,一开始,他的所作所为都抱着避祸的态度。酒于他而言,除了是心头喜好以外,也是脱困的一条捷径吧。
可喜的是,这则故事引起大师齐白石的重视,创作了《毕卓盗酒》或称《盗瓮图》的画作。白石老人使用毕卓的典故,不是完全照搬,他从绘画的立意出发,进行了想象和改造。把仅当过吏部郎的毕卓,说成是位高权重的宰相,把在任废职盗酒,说成归田后不肯伤廉的行为。
《毕卓盗酒》由正面的讥讽,转为曲笔的描写,用毕卓“宰相归田,囊中无钱。宁肯为盗,不肯伤廉”的非法行径,暗喻贪污带来更严重的祸害,这正是官吏误国殃民之劣源。所以取此题材意在借古喻今、嘲讽世事,齐白石的画作或者说为这则故事赋予了新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