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想养成好的习惯,例如运动、学习、成长等等,然而想法是美好的,而现实却是骨感的。
为什么很多人没有养成好习惯的成功经验,却有无数个失败的教训?
我们要明白一点,只有把一件事情的底层逻辑搞清楚了,才能够顺畅的向下进行。
习惯养成的底层逻辑就是一个人的价值观确定。
一、价值观就是确定对你而言什么更重要?
正如人生有无数种可能一样,习惯也有无数种可能,当你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时,就没有方向。
今天听人说跑步很重要就去跑步,明天听人说理财很重要就去学理财。这些人说的对吗?可能对他们而言是对的,但这并不是你自己的答案。
在确定要把某件事作为自己养成的习惯时,一定要想清楚什么对你来说是最重要的,自己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一旦知道这个答案之后,就能分清自己需要哪些知识、技能、做好哪些事情才会对目标更有帮助。
我们每天只有24小时,除却睡觉杂事等时间,有效产出时间在8小时左右(有的人估计4小时都没有),选择做什么尤为重要,因为你绝对不能事事都有时间做。
二、你知道你的价值观倾向么?
心理学家施瓦茨(Schwartz)在62个国家做了价值观的跨文化调查,总结出人类的10个普世价值观,并画出了人类的价值观地图。
这10个价值观分别是:自主独立、精彩刺激、享乐、成就、权力地位、安全、老实听话、保守、友善、博爱。
施瓦茨最大的贡献,是通过巧妙的心理学测量,发现这些价值观呈现一种圆形结构——越是相邻的价值观,行为就越接近,而越是距离远的价值观,就越冲突。
我们很多时候的矛盾都是源于自己不确定自己的价值观类型,例如自己本来是追求刺激有趣的生活,然而却在国企做着重复的工作。
我们要听从自己的内心,明白现阶段对于自我哪种才是自己最重要的,学会去讨好自己,和自己比,而不是复制别人的生活。
无论你选择哪种价值观,总有一般人在你的对立面。靠获取所有人的认同生活,是一场永无宁日、绝无胜算的自我恐怖主义。
很多人无法养成一个好习惯的另一个原因是无法坚守自己的价值观。因为总是想要获得所有人的认同。
三、不断的重复践行是真正验证了什么对你更重要?
为什么你懂了很多的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最重要的原因是那些道理你仅仅是知道而已,最多是理解,然而却最终没有践行。为什么没有践行?说白了你还是没有发自内心的认同这件事情是最重要的,即价值观没有真正确定。
重复践行是一件非常枯燥无味的事情,如果不是因为这件事情是对自己而言是重要的,是值得做的,那么这件事情无论如何养不成习惯。
有的人说,我践行了,不过后来放弃了,为什么呢?原因就是无法从这件事情里得到乐趣,如果一件事情无法做好没有得到成就感,当然没有乐趣。这又得需要我们重复践行。不过我们要知道,要想让自己有进步,必须有意识的重复练习70——100次才能达到初步的掌握。
人生中值得去做的每一件事情,都需要反复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