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家庭教育的各类课程如节日里的礼花一样缤纷璀璨,但万变不离其宗:家庭教育中夫妻关系是首位的,和谐的夫妻相处之道是关键,身教大于言教。
夫妻是营造家庭环境的第一推手,家庭温暖程度取决于夫妻双方日常的相处方式,孩子就如鱼缸里的鱼一样,如果想教育好孩子,鱼缸的温度,环境得适宜孩子的成长。假设夫妻天天吵架、指责、埋怨,推卸责任、甚至动手,生活在其中的鱼会安心吗?估计鱼在天天挣扎在存活线上,想着如何过地太平,有什么方法逃离,不能逃离就想办法快点自灭,谁还有空想着发展的问题:想着快活、大海的问题呢?所以如果孩子出了问题,家长是不是应该首先检讨下自己,想想怎么和队友相处,共同的目标又是什么,怎么实现这个目标?
身教大于言传的例子,我相信许多人看过一个公益广告:父与子,父亲怎么做儿子跟着怎么做,父亲背手走路儿子后面学着父亲的样子走路,父亲随手扔垃圾,孩子也以随手扔垃圾为乐,父亲闯红灯孩子看见红灯也不以为然照走不误;另一组是父亲帮助老人过马路,孩子帮着,父亲随手捡起掉在地上的香蕉皮扔进垃圾筒孩子也学着把垃圾扔进筒里,父亲过马路等红灯孩子也跟着耐心等红绿灯。
现实中很多家长平日和孩子相处时习惯给孩子说,讲道理、发脾气,生气,甚至动手打。孩子小时可能顶点用,孩子大了根本不理父母这一套,四目怒目相向,更有甚者互撕起来,恶化的是亲子关系,毁地是孩子和家庭的前途。
那怎么与孩子相处呢,我们可以试试四步走:1、识别孩子的情绪;2、同理孩子的情绪,3、和孩子讨论解决问题,4、总结确认孩子在这个过程中的优点,具备的品质,鼓励孩子;
比如孩子放学回家不高兴说上课挨老师批评了,首先要问清楚事情经过,然后你说,宝贝我感觉你挨老师批评了,心里可难受了,感觉可委屈了,是吧?孩子肯定说,就是就是。你接着说,如果我是你,遇上同样的事我也可难受,感觉非常委屈,那你怎么看这个事的呢?孩子肯定会说一些原因,抱怨,家长此时要引导孩子多说,发泄他的情绪、不满,同时引导他看见更多方面,站在老师角度、同学角度怎么看这个问题,最后让他说出他的想法,下次怎么做自己就不会挨批评了,怎么做更好,孩子讲地对要给予肯定鼓励;讲地不对或说想不出来时家长引导,我有些想法,你想不想听,孩子说想听,家长再慢慢说,过程中一定不能批评,指责孩子;家长也没好办法,就要引导孩子我们都没办法,是不是求助下高人呀,最后要总结这个过程中,孩子具备的优点,比如好的品质,对家长的信任,求助能力等等。家长要具备一种平和的心态,孩子出问题了,就是提高孩子的良好机遇,小事儿上练就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对各色人能力,求助能力。
这个解决步骤同样适用于夫妻、同事之间、客户相处之时,先通情再达理,先接心再解决问题,先消除对抗再谈共同目标。
祝愿天下所有父母和孩子们健康快乐!疫情、战争快点过去,和平和谐之光光芒万丈!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