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大师们的写作课》你会写作了吗?反正我是不会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读这本《大师们的写作课》,我是受了蛊惑与谄媚的。

想要学习写作的方法,满眼望去不外乎是外国作家所写的写作技巧书,而国内的作家则把精力放在了文案写作上,天天在研究如何吸引读者,如何命一个阅读量10万+的题目。想想这其实也不是什么难懂的技术,再加上用的人多了,不免让人产生审美疲劳,也不愿在上边多下功夫。看到无数书城铺天盖地在推荐这本书,又看到“大师”两字,并真爱鲁迅,张爱玲,汪曾祺。感叹,现在还有人愿意从经典中去学习,这不免是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情怀,所以就下了决心,一定要读一读。

花了不少时间,认真读过之后,却不免让人失望、难过。虽自知人微言轻,但好在这个时代还有像简书这般的平台,任我等可以表达自我,亦觉得有必要在这里说一说我的浅见,让更多的学子不致蒙蔽了双眼,所以就有了这篇文章。

这里先说一说豆瓣。不知什么时候,是谁人给它分了一个中国文学界评论的标准,居然豆瓣得分成了我们评判一部作品的标准。我是相信群众的眼光的,但是我也相信乌合之众的欢愉和叫嚣。所以也请豆瓣不要拿群众来说事,也真不要给自己再封一个所谓文艺青年领导者的称号。

我是提倡快速阅读的,也笃信二八法则。但是我还是很认真的,一页一页读完了这本书。究其原因,主要是被书中所罗列的那些名人名段所吸引,读起来赏心悦目。再看评论却是产生了相反的结果。所以,倒不如真的来一个考据学家,把这些名人关于某一方面描绘的段落全部筛选出来,以飨读者,评论就算了吧,且让我们安安静静的看看球,不要在旁边嘚吧,嘚吧了。

01

好文笔是读出来的。这也太陈词滥调了吧!

作者是极其反对现今的语文教育的。无论是从对于语文课本当中选出来的某些作家的作品不屑一顾,还是对语文课本中某些篇章的解读上,我们都可以看得出来。但是你的这一句——好文笔是读出来的,就露了馅吧。作者和大多平庸的语文老师也并无区别,他们经常会给家长或学生说:多读书,读书多了自然就写好了。然后这就成了在课堂上并不讲习作的一种借口,把所有关于习作的成长全部交给学生自己,他却在旁边落得个逍遥自在,并美其名曰:写作,并没有办法教给你,全靠你自己的悟性和阅读罢了。

作者在全文中其实并没有教给我们什么写作的方法或练习的门道,更多的是,大段的罗列了一些作家优美的篇章来赏析。这是让我们要去模仿吗?那也最好教给我们一些模仿的办法,而不要只是简单的罗列和评析。并且在赏析中也往往是要么夸的惊若天人,要么批得体无完肤,让我们不知道该从何下手。最后,我们只能感叹自己不过是凡夫俗子,还是不要写罢了。这就好像我们去了博物馆,在欣赏莫奈的油画,但是旁边一个聒噪的导游却不停的给你讲解这幅油画所产生的背景或者某种颜料打磨的方法,甚至用什么样的画框来装饰,不免让人倒了胃口。

如果把这句话换成:“好眼光,好境界是读出来的”,我倒是十分的赞同。好的作品往往让我们能够提高人生的格局和境界,也能够直接提高我们的审美素养。但是如果说到写作,其实我们每个人经常会感受到,拿起笔来无法把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写出来的尴尬。这时候如果你没有长期写作的训练,没有自己与自己内心对话的诚实,你根本无法写出好的作品来,也根本不是你读了多少书能够决定的,所以并无什么捷径可寻,要想真正成为一个好的作者,大家还是要多写,多练。

02

全世界怕只剩张爱玲了吧!

这里先声明,我也非常喜欢张爱玲的作品。而且不止一次的把她介绍给身边的朋友,希望大家奇文共赏。我也非常理解读者对某一个作者的偏爱,就像粉丝团的粉丝一样,容不得别人说一点不好。但是如果只爱自己心中的偶像和明星,而以此为蓝本去打击别的人,就显得境界有点不那么高了。就像有很多的人只偏爱李宇春,封自己为玉米,但是你也不能就说鲍勃迪伦是沙哑嗓子,根本就不应该来唱歌。

张爱玲可能在中国的现当代文学中只属于其中的一个品类吧,作者喜欢她,并且赞誉她,我觉得怎么说都不会过分。但如果真的拿她要和其他的作者去比,并且把她奉若天人,把其他人骂为狗屎,我觉得也大可不必吧。其中有一段:

“德国汉学家顾彬说莫言能得诺贝尔奖,很大程度上靠的是葛浩文的翻译,它采用整体作译的方法,很好的规避掉了莫言语言的缺点。莫言小说的英文版我没读过,之所以愿意相信顾彬的说法,是因为一来顾斌一向靠谱,二来我从头到尾读了他的《蛙》,并浏览了他其他一些小说,感到以这些作品得了中国人引颈企盼多年的诺贝尔奖,倘若不是翻译为他大大增了色,实在叫人情难以堪。”

对于莫言我也不是过分的喜爱,也没有在这里为他鸣冤叫不平的理由,只是觉得,这样一种风气实在是太坏了吧!要不你也自己写写,然后请人家葛大师替你译一译,诺贝尔文学奖必是你囊中之物了。如果这真的不是文人相轻,眼红嫉妒,那么我觉得就有点狭隘,并且有点阴谋论的意味了吧。

如果在中国文坛里全都是美貌的张爱玲体,可能正得了作者的欢心吧。我们天天情情爱爱,卿卿我我,然后今天是风月场上的高手,明天又是交际花当中的头魁,看一看你对我的眉眼,撒一撒她对你的金粉,即使国破家亡,我们也可以谈一场轰轰烈烈的倾城之恋,这个世界真正是歌舞升平,一派祥和啊!

03

剥离,抽取,是现代版的一叶障目吧!

作者在文中最喜欢的方式就是抽取出作家一段文字,一句话,再和另一位相比。这种方式是索隐派还是阴谋派就不可而知了。如果文学完全都成了字句的推敲,那么我们文学的意义恐怕也就不大了吧。难道只能用文字的优美与否来评判作家的高下?

作者在文中这样评价简媜的文字:

《渔父》中的很多段落,我都朗读出来录了音,跑步时当歌听,真是比歌还美妙。他对古典意象的鲜活化用已是众口皆赞,属于她文字的显著特色,除此之外,还有音节上的妙处。读这几段,有没有“一气呵成”的感觉?尤其最后的长段,是不是感觉一波连着一波,一浪推着一浪?感觉你是被裹挟其中无法停顿,赞叹不已,欲罢不能……向来人们认为小说比散文好看,可是简媜能把散文写得比大陆当代名作家的小说好看100倍。他不依靠人物,不依靠情节,生生的用文字推动文字,妥妥的魅惑住读者,叫人翻完一页又一页。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
这是咱们古代文学的境界。那些千百年来令人悦于目,餮于心的诗词歌赋,说到底,有什么深邃思想伟大哲学呢?

我的天哪!什么境界?还中国古代文学的境界!这可得让沉睡了千年的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想要爬起来追打呀!这么看,那是中国的汉赋,是世界上一等一最好的文学。也真不知简媜在这一刻被捧得是何等的感觉,我想恐怕也早已面红耳赤,不敢说话了吧。

“不依靠人物,不依靠情节,生生的用文字推动文字,妥妥的魅惑住读者,叫人翻完一页又一页。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这恐怕是天上人间的美女的境界,或是街头贩卖毒品的小贩的境界吧,作者的三观也真是太接地气了。

作者最为推崇的四字词语化的表述(“反复吟诵”,“不知倦怠”,“天花乱坠”,“玄之又玄”……),以及词语的陌生化效果,就成了我们去衡量一部作品高低的唯一标准。在她大力推崇的当下,殊不知在我们的中学生里,最不缺的就是这种文风,往往用一些不知道该说什么的词语堆砌而来,造成一堆陌生化的效果,让你在似懂非懂之间,感受到文笔的精妙。这时候我们甚至于可以不管不顾,我们要说什么,我们想要表达什么,只是让你觉得一浪又一浪,一阵又一阵,晕死过去。

被作者奉为天才的大咕咕咕鸡,简直就是我们当代的鲁迅,我想大咕咕咕鸡本人也不敢这样来评价自己吧。被作者奉为神作的《武汉某幸福中产家庭里一个狗的波澜壮阔的大计划》,的确是语言丰富,叫人目不暇接。但是你如果去看看美国“垮掉的一代”艾伦·金斯堡和克鲁雅克的作品,恐怕你也就不会有这样的感受了吧,你会被吓尿了的!!!

我从来没有见过谁敢这么明目张胆的告诉我们:文学就是词语的堆砌,文学可以不管不顾人物,可以不管不顾情节,可以不管不顾社会。这等关于写作和文学的追求,不知要戕害多少年轻人的心。如果我们的文坛盛行此风,也不知道我们中国的文学作品要变成何等模样?恐怕全部变成了文字的把玩,就像是摘了两个核桃,在手心里传来传去,磨来磨去,上边粘了厚厚的一层油,还美其名曰包浆,是价值连城之物了吧!

04

我们都得穿越回——民国!

是不是每一个世代的人都觉得上一世要比这一世更好呢?作者所推崇的那些极致的作家也不外乎就是民国时期最为有名的那些作家了吧?对我们当代作家却大肆笔伐,然后突然笔锋一转,又寄托于90后,00后,这是不是有点自相矛盾呢?如果我们只能把经典定格在历史,那么我们这一代人或是下一代人还需要去做什么呢?好吧,那我们就只能像你一样多写点评论来讨点饭吃吧。

从作者自我介绍来看,也是一位天真可爱,追求自由的年轻少女。但是满口的民国风,自持老者,是想显得老道,有一些分量,还是附庸风雅就不得而知了。

我们年轻的学子,在民国大家的作品当中汲取营养,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如果沾沾自喜,而不能自拔,那么不过变成了一个拾人牙慧、没有新意的朽者。

05

内心里还有一点透亮。

要说喜欢,作者有两篇文章还是写的很有见地的——《高手对决,比的是情感浓度》,《“黄金时代”请你放下文艺范儿》。

作者对血书文学之所以震撼,从内容或曰精神的角度总结的四点是很有独道的想法的:

1.苦痛;
2.直面苦痛;
3.追问挣扎;
4.担荷罪恶。

作者对文艺范也有着清醒的认识:

《黄金时代》没有以文艺范的浪漫来轻侮一代人的痛苦,这真是令人意外而高兴。我想,文艺范的盛行也许正是文艺之殇吧,因为它缺乏真挚而灼热的灌注,说到底是文艺不足范来凑。在许多文艺青年那里,文艺被赋予了某种不切实际的想象,脱离了生命的沉痛和琐屑,成为轻盈的、透明的、与烟火俗世迥异的存在。都市小资们(包括我自己)对于历史和生活的种种幻想,仿佛是从这片土地上沧桑横流的浊水中升起一股白莲花般芬芳之气,无比清新洁净。近年来以蒸腾得蔚为大观了。

从这两篇文字中,还可以看出作者并不只是像那些喝着“清咖”,坐在外滩的星巴克,谈论谈论文学,评价评价电影,就觉得自己是一个文艺青年了。

很多作品的伟大不光是作者力透纸背的写作能力,更是那个时代无数人以牺牲自己的青春和自由而换来的深刻价值的显现。像路遥那一代的作家,他们是用生命来写作,我们真的无法仅仅从他们的语言是否优美,词藻是否华丽,比喻是否妥帖来评价他们的作品。“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我们的确也需要读一读莫言写给广大写作爱好者的《文学就是写人》这篇小文章,来看一看那一代作家心目中的文学价值和意义。

当代这些还在搞纯文学或是实验文学的作家,虽然已经没有上一代作家那么多的苦痛,但是他们也是在用青春来实验自己内心的理想,切不可把他们和那些以写写文字把玩,或者写写文字赚钱,只喜欢写文案、金句和十万+软文大潮中的那些作家相提并论,我们需要对他们保持一份尊敬,更需要保持心里的那一份亮光。

06

捧杀!棒杀!

舒明月的这本书,不过是一个文学爱好者文学观的阐述,其实也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或者我们也可以看做是一个年轻的文学爱好者,想要博得别人的眼球而写出来的一些招黑或招粉的文字,就像她自己所说:所有的写作,都是为了被阅读。我们也只能感慨,现在网红太多,想红不易。但是对某些人的做法,我就有点看不懂了。

这本书之所以受到了大量网友的追捧,不得不说的是,我们一些网络平台,出版社和某些所谓的文学新锐不断的在自己圈子里病毒似的发酵和追捧,替其背书。不知道他们的用意何在,难道只是想推出一个文学评论上的爆款?还是某些人把自己有时候想说却不敢说,想做却不敢做的事情,让一位文艺女青年替他们抛头露面。你们在力捧这本书的同时,有没有想过,或许也戕害了更多对文学有美好憧憬的爱好者。当喧嚣过后,我们看到的可能就只剩一地鸡毛,这时候,不知道你们对她是捧杀?还是棒杀?

07

书得好好读。文章还得好好写。

现在这个世代,我们对于作家的评论不知道什么时候变成了:哪位作家在作家富豪排行榜排第几。揶揄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说他得的奖金居然在北京还买不了一套房。现在每一个人都想红,觉得只要红了就可以大把大把来钱。殊不知,哪有那么容易红啊!解构、重组、颠覆经典不就是一条捷径吗?可惜曾经被人们颠覆了上千年的经典,却还是经典,批判颠覆它的人却也未见留名。用这样的方式红的确是一个小概率事件,我们还是不要把心思都放在这里了。

文学这条路上,学习和挑战经典,大量的阅读和笔耕不辍,哪一样都少不了。从复利的理论来讲,我们只有不断的去做这样一件滚雪球的事情,当到达沸点时,自然而然就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所以说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好好读书,多多练习,多睁眼看一看真实的世界,亲身去体会一下不同的人生,这条看似又慢又长的道路或许才是捷径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904评论 6 49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581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527评论 0 35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463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546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572评论 1 29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582评论 3 414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330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76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87评论 2 33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257评论 1 344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923评论 5 33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71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9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36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145评论 2 36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127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