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家里的普娃出了个新问题。
每天放学回来后,总是不知道先要做什么,后要做什么。
哪怕每天都在经历同样的流程,雷打不动的校内作业,见缝插针的打卡小任务,吃饭洗澡睡觉常规三件套,更别提那些时不时冒出来的小玩意儿,却总是不知道自己要先做哪个。
想必以下这些对话很多家庭都经历过:
“他一回家我就让他先把作文写了,可他就不听我的,最后磨蹭到十一点才开始写!”
“指导他写作文,气得我要心梗。写一段出去喝口水,没写完就说要吃水果!”
“孩子昨天回家说作文不会写,所以只写了题目和一段。我怎么这么难啊!”
连罗大佑的《童年》都在唱着同样的问题:
总是要等到睡觉前
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
总是要等到考试以后
才知道该念的书 都没有念
所以,我静下心来思考这个现象,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磨磨蹭蹭、拖延症、分不清事情的主次,其实这些问题,不是大部分儿童都会有的问题,我们大人也一样存在。
这些问题的本质原因就是时间感知力不够准确。
儿童心理学之父皮亚杰认为,我们对于时间知觉只有在大脑的推理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会出现,他曾说过8岁以前的孩子几乎没法对时间做很好的估算。
这就很好理解为什么孩子总是一脸无辜的样子了,人家的生理发育程度还未到。
那么,怎么运用时间管理原理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这里要运用一个中世纪开始就流行的方法——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则。
这个概念出自美国的管理学家史蒂芬·柯维护《要事第一》这本书。
《要事第一》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延伸与加强版,这是柯维思想的核心精髓之一,因为概念简单又实用而受到人们的欢迎。
我们根据重要|不重要、紧急|不紧急来划分成四个象限,具体说明一下:
1、第一象限:重要且紧急
这个象限表示非常重要的,把当下最要紧的事情放进来,方法是马上去做。
2、第二象限:重要不紧急
所谓的重要但不紧急,主要与生活品质有关。意思就是说这个任务很重要,但没有时间期限的压力。方法是重点去做。
3、第三象限:不重要但紧急
这件事情对自己而言并不重要,只是小事情,但有时间的限定或者催促,这一类事我们可以交由别人去做。
4、第四象限:不重要不紧急
这个象限代表浪费生命或消磨时间的事情,这个区间可尽量不做。
了解了基础原理后,我们来设计如果把四象限法则运用到每天的家庭时间里。
第一步 准备好工具
在我比较了很多的时间管理表格和资料后,设计了一种最简单精炼的方法,所用到的工具很简单:
1、一张打印好的四象限表格
2、四种颜色的便签纸
我用的是无印良品的四色渐变便签纸,颜色越深,代表事情越重要。
这样设计的好处是让孩子更直观地让抽象的事件管理变得具像化。
第二步 事件分类
和孩子一起陈列所有需要做的事,哪怕事一个小念头也可以。
需要注意的是休息也会占据部分时间,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设定的目的是为了让大脑有适当防空的间隙,用来放松或者缓解压力,同样也要用标签标注。
根据事件的重要/不重要、紧急/不紧急程度分别写在不同类型的便签纸上。
第三步 时间流空间化
根据四大象限把便签内容放置到对应区域里,形成空间流。
按照象限划分好了以后,我们可以按照番茄钟来执行流程,一个番茄钟是25分钟,中间休息5分钟,继续下一个番茄钟。
第四步 乾坤大挪移
这一步就完全是游戏化的一个过程了。
对于孩子的指导要求就变得很简单,尽量先把颜色深的部分消灭完即可,每做完一件事,就移出象限区域。
当一天结束的时候,衡量标准即使第一象限的内容已经“消灭”光了,第二象限的内容“消灭”越多,越值得表扬。
我们总是在说,小学生低年级的习惯建立有多么重要,却很少有人仔细地来讲解怎么搭建这些重要的习惯。
所以我用这种细碎的方式,来让「做作业」这个流程固定下来,并让它们成为无意识的行为,这就是一次了不起的小成功。
一旦建立起来常规的执行,就会成为永不枯竭的习惯馈赠。
在运用时间管理四象限表时,也有几个建议值得大家深层次考虑一下,这些原则不仅对孩子收益,对我们大人也同样适用。
1、坚持第一象限
第一象限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按照《要事第一》的观点认为:不是给你提供另外一个时钟,而是给你一个罗盘。
因为比速度更重要的是前进方向,而第一象限就是前进方向,更加积极主动地处理重要且紧急的事项,将这份压力转换为我们提升的机会与动力。
第一象限的事是最重要的,也很有可能是最难啃的骨头,因此运用这样简单的一张四象限表格,让其变成一种刺激物,并以此来建立一种常规,来触发你坐下来,把精力和注意力都集中到最难的事情上去。
在产生任何畏惧情绪之前,就马上去做,这样也能很有效地改善拖延症。
2、投资第二象限
如果你总是有很多紧急又重要的事情要做,这就说明你在时间管理上存在问题,要设法减少它。
比如说运动、好好吃饭、充足睡眠、阅读提升、计划总结、维系人际等,这些事都迁移到哪里去呢?
可以将它们计划进入重要但不紧急的第二象限,这有助于我们将很多紧急扼杀在摇篮里面,避免慌乱,甚至是焦虑。
当你深刻理解了长期主义的真谛,你就会真正明白四象限法则中的“重要不紧急”是什么概念。
这时候你才会知道,你未来的重大成果和生活质量,都是由做重要而不紧急的任务时间累计来决定的。
3、走出第三象限
其实第三象限对人们的欺骗性是最大的,它很紧急的事实造成了它很重要的假象,这耗费了人们大量的时间。
对于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的处理原则是授权,让别人去做。
或者将其转化到第二象限,比如触不及防的突然到访,可以限定好时间,提早说明自己的时间安排,交流期间沟通充分,在可控的时间内达到沟通的效果,而不是任由别人来侵占自己的时间。
4、精简第四象限
对于第四象限的事,讲究的就是拒绝的艺术。
我们要尽量避免去做第四象限的事,有志向而且勤奋的人断然不会去做。
总结而言,哪怕是我们大人,也很少会具备去区分什么是重要的事,这种“精要主义”并不是人人都具备的。
这种看清事物的本质,本身就是一种极具竞争性的洞察力,如果一个孩子在比较小的时候就有意识去安排、决策事情,很难说未来的他会不无成就。
“每个人的头等大事,就是有能力决断什么才是头等大事。”
只有目标真正明确,才能真正达到优秀,这也是培养驱动力的另一翻面貌了。
最后的最后,纯分享一个适合成人运用的时间管理工具App:「日事清」。
这个软件的定位是互联网日志管理软件,相比于家庭教学,更加倾向于成人的移动办公氛围。高级版本需要付费购买,如果只用一些基础版本的内容,也可以满足需求。
除了这篇文章中提到的四象限法则以外,还有很多其他强大的功能,包括时间管理、番茄钟、日常安排、计划管理、工作笔记等等。
在App中运用四象限法则来运作时,当你今天还有未做完的事项时,这件事就会顺延到第二天,不会简单遗漏在过去的某个角落,变相聚焦转化为你的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