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扬帆奋进正当时。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把各方面的干劲带起来。”新征程上,我们的前途一片光明,但脚下的路不会是一马平川,锚定既定奋斗目标,树立真抓实干的导向,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坚决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坚定行动派、实干家。
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指出,要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防治形式主义,事关党的形象、人心向背,事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于推进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向上向好具有重要意义。
为基层“松绑”要从“实”出发。一名基层干部说,工作中存在着“三多一急”:组织会议多、制发文件多、迎接检查多、工作任务急。凡此种种,既占用干部大量时间、耗费大量精力,又助长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脱实向虚”的不良风气滋生蔓延。长此以往,影响的是干部干事创业的心劲,损害的则是群众的切身利益。删繁就简,把准关键、精准施策、靶向发力,这样才能革除积弊,让基层干部更有底气、更加主动,凝聚起真抓实干、担当作为、攻坚克难的强大动力。
为基层“松绑”要从“减”落实。基层减负是将基层干部从冗杂的事务中解放出来,减去的是不必要的程序与事项,要明确精简文件的标准和尺度,提高开会的效率,而不是减担当、减责任、减标准。减负不减责,要让应尽之责和应减之负明晰起来,充分增进彼此信任、凝心聚力前行,为有为者赋能蓄力,才能让基层专心致志谋发展,撸起袖子办实事,形成上下一心的良好生态,为基层干部干事创业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
为基层“松绑”要从“长”计议。“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党的根基在基层,基层各项工作不仅关乎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党的形象和执政基础的巩固,基层减负就是要释放出更多精力和时间,抓好实干、办好实事。基层减负重在常抓不懈,要始终坚持常抓常严的基调,紧盯不放、持之以恒、抓紧抓实,以实实在在的成效保障基层干部专心干事兴业促发展,只有把为基层减负持续落实下去,才能进一步激活基层的奋斗“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