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睡的时候隐约听到沙沙沙的下雨声,本以为沉闷了这么久,势必会轰轰烈烈地下一阵磅礴大雨,没有想到只是虚张声势,短暂的一阵小雨过后,屋里面的空气似乎更闷了,就连呼吸都让人觉得不畅快,所以我决定出去走走!
可是走出家门后心面却不知道要去哪里!走到车站后,在北边站了一会儿,看着开过来的一辆辆公交,却犹豫再犹豫,反复定度后,下定决心的走到了南边,正好35路开过来,索性就去山顶走一遭吧!
上班的时候常常渴望能早点放假,可是这一放假后每天待在家里像是突然停止的钟表一样倒是很不习惯了。于是又给自己安排了好多事情:跑步,做饭,洗衣,看书,听音乐……可是总而言之我还是不喜欢待在家里,就算在外面闲逛也是觉得舒心!究其原因我知忙碌的心灵总也静不下来!
坐在车上,环顾四周,看什么都觉得新鲜,这边的大楼都盖这么高了,那边的人怎么那么多啊……十分钟后,可以下车了,抬头北望,终于可以理解课本中所说的“公路像叠成一折一折的带子”这句话了!是啊,也更像是天上垂下来的梯子一样,顺着它们,顽强地爬上去,会是府地洞天么?会是蓬莱今觉为君开么?算起来来这里已不是三五次了,可是没有一次是独自前往的,更多时候是坐着面包车上去的。所以沿途的风景粗粗略过,从没有什么刻骨铭心的感觉……
今天顺着自己的心来,虽很被动,但我很想有更深地体会,去体会一个人的无据无束,去体会没有棘绊地快乐!
就这样边走边看,不知不觉得就来到了一个叉路口。那里赫然立着一扇巨大的广告牌,我倒很好奇“这里地房子要想卖出去,开发商又会怎样忽悠大家呢?”带着这种好奇心我认真地捕捉着每一句话。看着看着,突然有这样的一句话给了我耳目一新的感觉!只见上面用鲜红的大字号写着:“是净界,静界,更是境界。”看到这与众不同押韵巧妙的广告词后,我前进的脚步再也迈不出半步了……凝视着美丽的背景图片,思索,品味,再思索,再品味……
这么长时间以来我的心总也静不下来,难道只是我所处的地方不是净界么,可是环顾四周,又有哪里是真的净界呢?即便真的居住在这里,假若心还是静不下来,又何谈境界呢?如此想来真是“境由心生”啊!心静方能“见净”,心静才能看到“境界”。房子且是如此,其它更亦如此!
想到这些,情不自禁地又使我想到了前些天看到过的一则小故事:马祖道一在悟道前经常到般若寺参禅打坐,主持见他很有慧根便有心接引,于是问他,年轻人,你每天在这儿做什么?马祖答道,打坐。禅师又问,为什么要打坐啊!马祖回答,成佛!禅师反问道,打坐怎么能成佛呢?马祖不解,起身顶礼问道,那如何才能成佛呢?禅师说:“参禅要正心方能见性,心才是修持的关键啊!”
现在想来,我所有的浮躁都是跟心不静有关系啊!以至于再美的景色入眼也会黯然失色,再好吃的事物入口也总觉索然无味!
从家里跑到外面,再从外面折回来,来来回回中除了身体的疲惫不堪外,短暂的快乐亦是不长久,原来这和身居哪里并没有多大的关系啊!心不静又何谈境呢?诸葛亮不也说过:“”静以休身”吗?想必要休身还要从休心开始啊!如此想通后,心里突然觉得豁然开朗多了,脚步似乎也更快了,原计划一个小时登上山的,谁料只用了五十分钟!
气喘嘘嘘后,再回头看身后的脚下,真是荡胸生层云啊,心胸似乎更加开阔了!面对这么美的景致,身旁的登山人直呼累死了,下次再也不来了!扭头看看了她,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当年的我似乎也说过这样的话吧,可事过境迁,心境已决非昔时了,带着这样的好心情,我坐在山顶上的一架秋千上高高地荡起来,荡来荡去之间,只觉得周围的一切似乎都静了,净了!于是心想仙人的生活也莫过如此吧!这样一想,就觉得这种境界更加美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