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一天都是24小时,如何对这24小时进行分类使用,决定了每个人生活的不同。
《高能要事》一书中将时间分为5类,分别为:睡眠时间、要事时间、弹性时间、反思时间、留白时间。把一天24小时进行分类处管理,在不同的时间段做不同的事情。
方法非常好,我个人觉得稍微复杂了一点,所以就一直没有具体采用,但是在日常的思想里是使用的这种方法。
昨晚看到了另外一种时间分类方法,感觉更简单更易于使用。《学习大全》以学习为主线,将时间分成黑色、白色、灰色。
黑色时间是指那些灵活度很低甚至没有的时间,在这个时间段内,自己是很难去控制的。比如睡眠时间,会议时间,工作的时间。
白色时间是指那些灵活度非常高,自己完全可以掌控的时间。这些时间可以自己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余下最多的就是灰色时间,灰色时间是指自己有一定的灵活度,但灵活度又不是非常高的碎片化可调节时间。
如何使用灰色时间,是人和人区别的一个重要因素。没有任何人可以完全使用灰色时间,但我们可以尽量使用。比如在开车通勤的时间里,花一些时间进行思考或者视频学习等等。比如我每天跑步运动的时候,会进行一些发散性思考,简书的绝大部分内容都是在运动的过程中梳理出来的。
总结一下时间三类分法的使用,黑色时间尽可能的全部精力参与,让投入产生最高的回报;白色时间要进行高能要事,进行回报率最高的事情;灰色时间弹性处理,提升时间的“品质”,实现“一心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