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这话,大家一定没少听。不知多少人把它当成座右铭刻在桌角,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讲这句话时,满脸挂着骄傲,像与世人宣布:我乃完美主义者一枚,所有的不完美都入不了我的眼。与其不完美,我宁愿不去做!
这句“警世格言”之所以被当做信条来指引人生,本意是想激励我们做事追求极致,尽善尽美。可生活的千疮百孔哪来那么多完美时刻?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若事事非完美不做,那最好把手脚和思想束之高阁,才不会玷污“完美”之名。
我想,生活中这句话怕是在没那么闪耀的“灰色地带”发挥着更强烈的副作用。人们越来越把注意力偏移到前半句,继而忽略对后半句的追求。它对多少人激励不足,束缚有余?又有多少人把它当成自己一事无成的挡箭牌和心灵安慰剂?反回头还会说,看某某就是不够好,我要是做一定比他强。你倒是做啊!
有研究发现,如果把人的行为程度从0开始标记,0到1的难度远大于1到100。就好像火箭升空时,从地表穿越大气层的几公里距离所消耗的能量是火箭进入太空后飞行的几倍。这就是所谓的“万事开头难”。如果在起点就用“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好”来要求自己,让自己在0和100间做选择,可能太多人就要打退堂鼓了。其实万事不是100%也可以!
看《摔跤吧,爸爸》时,电影中两个细节触动我思考。一开始,父亲认为金牌就该是男孩才能拿,所以膝下无子一直是他心中的痛。但当他意识到“金牌就是金牌”时,心就豁然了。男孩、女孩又有什么分别?训练过程中,女儿们越来越强,终于该向正规赛事进发了。可是缺少正规的摔跤垫,父亲放下尊严请求政府官员帮助,可还是碰了一鼻子灰。兄弟听后觉得好笑:垫子就是垫子,哪分什么正规不正规?一句话点醒父亲,即使拿被褥当道具,也要训练出冠军来。
同样不把“完美”当标杆的,还有近年来大火的《就因为没时间,才什么都能办到》的作者吉田穗波。这个照顾四个孩子,还考上哈佛的女博士,在忙碌的生活、工作之余挤出时间学习、备考。她在分享成功经验时告诫读者:“要学会接受生活中大小事的不完美,才能真正拥有‘完美’人生。”于是即使无法参加全程两小时的读书会,安顿好女儿后,就算只能参加45分钟“也好过没参加”。
在生物进化过程中,那些“非完美不接受”的物种大概无法存活下来。反而是怎样都能活的物种,获得超强的生命力。它们的存活说明,只要有“一线”生机就要争取,只要有“一丝”养料也要为已所用。同理,做事情就是做事情,只要去做、去开始就有机会获得更多可能。这样的“可能”不是大脑臆想就会发生的。所以生而为人拥有“高级思维”,不该作茧自缚。我们应该尽力伸展所有“可能性”的触角,即使不能一击即中,也开启行进中的进度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