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一个跑步自媒体小学的认知之路
如果时空可以折叠,我想回到四年前那个被困住的春天。那时的我,把跑步感悟写成50篇“小作文”,像往大海里扔石子,连水花都没看见就沉入海底。我固执地认为“内容为王”,却从没问过:王给谁看?直到最近,一位业内博主用一顿饭拆穿我的幻觉——“你写‘今天跑了10公里很爽’,跟用户有什么关系?他们只关心‘你身上的装备,是不是真正能够助力跑出好成绩’。”
所谓听劝
四年前有人劝我“先找受众再写内容”,我嘴上答应,心里却想:“这是跑者的情怀表达。”
于是,有了之前发生的50篇“小作文”的故事。所以,有了想穿越的“桥段”,毕竟市场和机遇的时间窗口都是有限的。
认知到位
现在,我把博主列举的“运动人群痛点”梳理出来:装备、穿搭、训练、比赛、恢复……这些内容,只要你能做出比大多数人显得更为专业(讲述深度、图片构图与质感、视频运镜和滤镜……),就能够收获更多跑者的关注。
知行合一
真正的知行合一,不是“我懂了”,而是“我不用想就这么做”。
现在的我,每拍一条视频,都要先写“用户获利清单”,清单不通过,不开机;拍装备测评时,我把镜头对准自己有训练痕迹的腿,让有美感的构图成为常态,让“普通人上身效果”成为默认视角;讲训练计划时,用Excel表格把“第几周、跑几次、心率区间”拆成可截图的壁纸。当一切成为肌肉记忆,我才体会到:知行合一是把认知炼成条件反射,不用思考,也不会忘记。
未完待续
从所谓听劝到认知到位,再到知行合一,我花了四年才跑完这初始3公里;现在,我要把这一次开窍变成终身迭代,去践行后面的慢慢长度,自己的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