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南宋人提起岳飞,没有一人不认识的;
同样明朝嘉靖年间,说起曾铣(xi),知名度甚至超过了岳飞。
曾铣(xi),何许人也?
喜欢炼丹药的嘉靖,是他的顶头上司,
严嵩、仇鸾、徐阶等人是他的同事,
今天孔庙前厅“太和元气”四字,就是他做山东巡抚的时候,留下的墨宝真迹。
也就是,一位能文能武的抗蒙名将。
一般说到武将,很多人第一个想法就是:孔武有力,四肢发达,头脑简单。
曾铣显然是个特例。
最早进入国家体系的时候,是通过考中进士,到基层锻炼,做了福建长乐知县,
服务期满了,就升任为御史。
后来平定辽阳兵变有功,就做了大理寺丞,迁升右佥都御史,到山东做了巡抚。
在山东当巡抚的时候,除了留下孔庙前的“太和元气”的墨宝外,
人家对军事防御,军事武器都是很有研究的,
有名的曾氏地雷、各类火炮,就是他发明的,
有此神器,鞑靼人就是活脱脱的炮灰了。
治军严明,更是不在话下。
二
做山东巡抚的时候,曾铣就有了收复河套的想法,
正值炎炎夏日,他正式将这一想法用书面文字,呈献给领导嘉靖,
陕西某地出现了泥石流滑坡,作为一国之君的嘉靖,
竟然将这一自然灾害作为质疑收复失地的警告。
当权的一把手一旦有了这样的想法,那么下面的二把手,和数不清楚的喽啰们,就更会支持这一想法。
嘉靖的铁杆粉丝,严嵩发动言官上疏,说收复河套会“轻启边衅”;
顺便想到了一个人,仇鸾。
当年仇鸾做总兵,延误战机,就被曾铣不顾情面地弹劾入狱,
所以严嵩认为,仇鸾是不会浪费这个机会的。
这仇鸾也是做足了功课,除了诬陷曾铣打仗报喜不报忧外,说他虐对士兵,克扣军饷外,
最重要的是,还将这盆脏水泼到了首辅夏言身上。
无数的明枪暗箭,直直击中曾铣,也击中了被其他官员视为异类的人。
经过蓄谋已久的多次商讨会,曾铣和部将李珍被杀,连夏言也遭斩刑,曾铣妻儿被流放二千里。
这场权利的较量,成就了16世纪明朝政坛最大的冤案。
按照 《明史》的说法,就是天下冤之。
三
死者安息,生者仍存。
当所有人都忙着和曾铣撇清关系的时候,
只有一个人,他的部下王环,逃过了株连,许下了男人间的承诺,接下了曾铣保护妻儿的责任。
带着流放的文书,来到陕西汉中城固军营,自愿陪着曾夫人和两个小少爷接受劳动改造。
王环是回族人,精通武艺,在沙场上出生入死,跟着曾铣混,也是有名的武 将。
那些崇尚勇士的蒙古将领 们,都送给王环“射雕将”的美誉。
为了实现这一承诺,王环辞官,变卖家产,一路风餐露宿,
抵挡了二十多次仇家的追杀,这才将这母子三人安全地送到了流放地。
到了这里,他开始做生意,供两位少爷读书认字。
而自己的孩子,相见却只有那么几次。
王环,不仅千里相送,还一直守候他们二十年,直至曾铣沉冤得雪。
二十年足够改变很多。
当年正 值妙龄的曾夫人,已过中年;
当年不懂事的两个曾家公子,也已成年;
当年 血气方刚,豪情万丈的勇士王环,也已逐渐衰老。
再看看朝廷里的变故
曾经只手遮天,陷害曾铣的奸臣严嵩,早已倒台;
那位酷爱炼丹的嘉靖皇帝,也驾崩了,
但是这桩天下冤之的沉案,却丝毫不见 昭雪的苗头。
王环明白这是先皇钦定的铁案,翻案就是打脸,没有哪个官员愿意来触这个霉头的?
但事情终归还是要去做的,承诺也是要实现的。
思来想去,他回到了京城,求见有“铁面御史”之称的王好问,
经御史王好问上奏, 明王朝正式下诏,为二十年前冤死的曾铣恢复名誉,追赠策封。
曾夫人和两位公子,得以带着曾铣的棺木返回故乡扬州。
这场蒙尘二十年的冤案,至此总算昭雪。
当王环护送着曾铣妻儿,出现在扬州街头时,几乎全扬州的百姓都蜂拥而出,迎接这位白发苍苍的老英雄。
但王环只是默默的看着曾大帅的棺木下葬,郑重的以军人的礼节行礼,
然后婉言谢绝了曾铣家人的金钱馈赠,转身默默离去。
万历中期,御史周磐上疏在陕西建祠,
黄岩县城建“三边总制坊”和“曾铣节制三陲坊”,
今遗故居“曾铣巷”。
男儿一诺,值千金。
曾铣为国而亡,王环为义而生。
家国天下的情怀,早已在金歌铁马中,转变成了两个男人之间的生死承诺,
不管明王朝,如何让他们绝望心冷,蹉跎年华,甚至失去性命,
但时光荏苒,岁月流淌,
所有的苦难和着他们的泪水,最后都变成了熠熠生辉的珍珠,
一个用鲜血,一个用时间,让历史永远地记住了他们。
这个和岳飞一样,能文能武,精忠报国的名将,
蒙冤二十载,终得雪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