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大背景下人群影像之模糊洞察(团长讲故事,李克整理,有删节)
1,
国家就像一个人。
一个人如果从忍饥挨饿被人欺凌的穷光蛋,卧薪尝胆终于变成一个黑社会老大时,他会有一个什么样的变化呢?
一个多年被婆婆压制的媳妇终于熬成婆之后,她会有什么变化呢?
中国从前非常贫穷,到现在有点暴发户感觉。
终于有钱了,要买一台牛逼烘烘的车,戴着一个金碧辉煌的项链,要盖一栋别墅,罗马柱最好足够粗,像天上人间大门口两个凯撒大帝举着两把枪驻守。
电影大腕里,不求最好只求最贵的精神病人。
为什么中国人会是这个样子呢?
长期物质匮乏封闭落后,一旦开放就必然形成暴发户文化。
从1990年到现在,主流依然是暴发户文化。
现在才稍稍有点改变,但还只是萌芽。
2,
暴发户文化,如果用几个词来表达,就是:
山寨、土豪、投机、快餐。
桂林机场门口有几个不太正常的东西,就是椰子树。
海南的椰子树怎么会在桂林活下来呢?
椰子树是塑料做的。
桂林,中国最著名旅游城市,地位肯定不亚于海南。
三亚这几年特别受东北人的欢迎。
桂林本地的东西,它就不喜欢。
它非要去追求椰子树装门面,才有度假的感觉。
这个椰子树是假的!
这就是最典型的中国山寨作风。
把自己好好的牙齿敲掉,换成一个假金牙。
郑州富士康大道。
郑州引进富士康,搞了一个富士康大道。
富士康大道两边本来有很多几百年,清朝留下的古枣树。
结果被市政府全部砍掉了。
砍掉干嘛呢?
它觉得本地植物冬天落叶有点萧条感,应该换上外来常绿树种。
这个跟桂林椰子树是一样的。
华西村山寨的天安门,
上海闵行区山寨的白宫检查院……
3,
土豪。
稻城,路上认识一群广东登山爱好者。
他们最喜欢谈论的是比较各自的户外装备。
也就是我这个户外装备比你牛逼,你这个是不正宗的或者不够牛逼的。
头上的帽子,身上的裤子,到每一样细节,都绝对有户外爱好者范,国际大牌集一身。
问题是,他们从来就没谈过登山。
跟他们提议说:亚丁有一个很好转山的地方,大概要走12个小时。
他们中的2/3的人,吓的面如土灰,要走12个小时?那岂不是天不亮要走,半夜八九点才回来,那万一在路上丢了,遇到危险怎么办。
也就是说,没有一个人有真正的登山意志,只有山寨的登山精神。
4,
还有更土豪的例子。
1995年,兰州发生了一件事情,广告公司为了做促销,他为了显示自己是非常有实力的,在兰州当地租了一个军用退役飞机。
当飞机掠过兰州广场,撒下了几十万块钱。
哇!满城都是像雪花一样的钞票在飞。
那时候对每一张钞票,就像饿了非常久的人看见了天降饼干。
福州的一个餐馆。
一个土豪吃饭时,服务员对他有点不很尊重,他一气之下从包里掏出两万块钱,把钱都塞到椅子洞里面,然后坐下去。
把服务员吓傻了。这个服务员可能从来没有见过两万块钱。
1995年,那时工资一般人两三百块钱。
广州1997年,有一个楼盘新理想华庭,为了显示非常高端在外墙真的喷上了一层金。
传播广告叫做:不一定是世界第一,但是真的是外墙贴金。
夜总会喝XO,兑水。
夜总会,为了女人搞花篮比赛,献花篮就是献钱。
黄金浴缸。
非诚勿扰里拜金女宁可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在自行车里笑。
包括清明,温州人烧什么豪宅诸如此类的东西。
全民都有点土豪的感觉。
屌丝没什么钱,但需要买一个苹果。
5,
最极端的一个故事。
有一次到物业办事,遇到一个业主跟物业女员工吵架。
业主温州人,气势汹汹把物业都快骂哭了。
业主很会说话,说的基本上都是跟物业有关的事。
没想到,这个女员工哭之后说的话跟工作是没关系的。
她说:你不要以为你怎么样!
一个很普通的物业工作问题,吵架到最后,就变成了“其实你不要看不起我,你不要对我这么说话,其实我在家里也是有好几套房子”。
这个心态,是一般人内心的写照。
人与人之间,变成去拼比有钱没钱,有多少套房子。
6,
投机。
投机文化怎么来?
大家都想赚快钱,一夜爆富。
长乐很多人在全国搞老虎机,老虎机看上去像电子游戏,其实是赌博的一种工具,
福建莆田,搞很多新医院,
包括房地产圈地运动,
包括温州人炒房炒股……
包括现在的万科,很多人说万科其实已经死了,他灵魂已经没了,被别人绑架了。
包括过度营销,我们总是强调只要卖得好,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收入几十个亿,那脑白金到底有什么用处?没人管。
坑蒙拐骗赚点钱,投机。
史玉柱是一个投机营销专家。
毒奶粉事件,
上海的莲花新村倒楼事件,
基本上都是这类型东西,都是快餐文化,投机文化带来的。
包括农民养鱼用避孕药,都是投机。
7,
快餐文化。
学术抄袭,
轻微感冒就去打吊针,
服用抗生素,
剖腹产流行,
旅游的时候走马观花,
一夜情泛滥,
或者希望用一个世博会或者奥运会立马改变国力,
包括卖血致富……
结论:
中国这三十年,
有点像长期的
卖血求荣,整容求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