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底的周末,下雨,在家静坐,看视频,写作,读书。
以前没觉得二月天气多么好,结果这开春经历几天春日暖阳,又遇淅淅小雨,在那一瞬间,我发觉,自己被大自然瞬息万变的魅力吸引住了。
我觉得天气也好,季节也好,这大自然的花样还挺多,比都市里一板一眼,枯燥无味的成年人和水泥房子有意思多了。
春节过完回来,一方面推进着我的工作,一方面积极地接触一些有意思的项目,为未来打下一些基础,接触一些有价值的人。
一个,是做洗护用品的创业者,背靠大资本,已在海外开设工厂,有自己的商标,产品,准备长期投入,还拿了一瓶产品给我看,可以洗厨房污渍,可以洗餐具,可以洗水果,很新颖,但在国外发达地区如日本韩国乃至澳洲美国都已有类似产品,所以考虑引进国内快速发展。
一个,做可持续家居生态产品,主要是家居服,生活用品,海归高材生,希望打造类似lululemon一样的面对环保,冥想,健康生活爱好者的新品牌,团队管理层都是各领域的专家,做供应链的,做艺术的。
另一个是92年创业者,是很聊得来的狮子座,稳扎稳打打工攒了些钱,准备出来创业,准备做化妆品,觉得毛利很高,很赚钱,就想躬身入局去尝试很多人败下阵来的游戏,创业。
我看着这些创业者的样子,我是既羡慕又担忧,羡慕的是他们的自信和过往一段时间的优秀经历给了他们明显的光环效应,说什么都感觉在发光,这或许就是创业者独有的开创气质。
但我又为他们担忧,担忧的东西太多,产品有没有足够差异性,资质够不够完全,团队组建如何,人员配合如何,一系列的问题。
虽然说创业需要乐观大于悲观,但是对于我这个不够火象的白羊来说,我喜欢自己跟自己较劲,比如在乐观中找悲观,或者在悲观中找乐观。当别人跟我说一个事情多么多么有前景,多么多么有希望的时候,我会本能地就开始否定,怀疑这个事情,寻找它的缺点,漏洞,瑕疵。
拿做化妆品的这个哥们来说,化妆品的竞争已经非常白热化,不仅要上游有长期优势,为产品保质保量之外,下游市场还得有爆发性营销渠道,但做这行的人都知道,如今的内容同质化已经很明显了,文字完了,图片差不多了,视频也差不多了...
所以如果我不是在这个领域有雄厚资源的,我根本不会考虑一个莫名其妙半路出家的创业者,去尝试在这个行业里做事情,因为我认为他有明显的天花板。
但是大多数创业者都不认为自己有天花板,创业者是乐观的,而他们的生存法则也是乐观的,因为作为公司顶梁柱若不乐观,剩下的其他人又如何乐观的起来呢?
很高兴认识这些创业者,他们开拓了我的眼界,也丰富了我对人生选择的考量,未来是否会走他们的路不好说,但创业者身上的精神一定且已经传递了下去。
除了对最近这些项目拥有者的接触之外,我还是花更多时间打磨自己的职场技能。
我最近发现随着自己在一个领域积累深了一些之后,无论是自己的眼界,接触的人,包括我自身的能力都在上升,强度,节奏都在提升,某一瞬间我甚至觉得自己是Hold不住的,压力从各个维度向我涌来,但是我知道,这事我初出茅庐必经之路,我要做的是寻找到自己的解决方案。
我记得曾经有一次我当项目领导过程中,无法推进项目,我很沮丧,然后找大老板请教,他跟我说了很多很多自己年轻时做的叛逆,如何突破极限,如何在不可能的情况下获得可能的故事。
我当时听着他讲啊讲啊讲了4个小时,开始1个小时我还挺入迷的,但后面我已经开始神游,我在思考一件事,我应该怎么突破我的局限,而且又不是以一种我不希望的方式。
因为我总是担心如果我去突破一种极限,我会不会失去控制,而且我过去是有过失去控制的时刻的,我认为那不适合我,所以我不打算选择我领导给我的建议,去通过直接冲撞的方式解决问题。
但我面对那些问题的时候,我的答案又是什么呢?我不知道,我只能说我在积极地探索。于是那次和领导的谈话也没得出什么有意义的结果,我也没有成功地推动那个项目。
但有意思的是,我在其他项目上找到了机会,顺利地参与,做贡献,赚钱。
所以我觉得我不是喜欢冲突,制造冲突的人,我是一个更关注宽广世界,渴望自由的人,我觉得与其跟某人在10多㎡小隔间争个输赢,我更愿意在广阔的人生路上追求幸福感,赢在这个上面。
整体来说,我还是理想化多过于现实主义,不知道这是好事坏事,但是我当然会变强大,变成熟,但内核我不认为我会改变多少。
人们说,活在世界里,要有自己的本钱和砝码,我现在的砝码就是我的能力,智力和一部分经验,而我需要思考的就是如何利用这个本钱,换取我渴望的回报,这估计是我这3年的重要目标。
我很喜欢一句话,叫做“认知决定收益”,这句话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起来非常难。
首先认知不只是读书,知识,而是对事,对人,对世界,对生活的种种经验总结。
而收益也不只是财务,而是人际关系,生活状态,健康,资产等多种维度的积累总结。
提高认知是一条漫长的道路,而收获收益既有可能是循序渐进,也有可能是突增的山峰,可能性,机会就是人类愿意为之不断奋斗的原因之一。
带着乐观和持续进步的个人习惯,一切刚刚开始,做一个初出茅庐的修行人,学会以“到此一游”的心态欣赏这个尘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