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糟糕情绪的三种错误的思维方式——《悦享听·财务自由之路》
我们昨天说了:发生了一个不好的事儿或者有一个不好的人是A,我们对这件事儿或者对这个人的看法也就是思考方式是B,那最后产生的不良情绪是C。
那这个C呢也就是不良情绪,它不是由A决定的。也就是说我们的不良情绪不是由发生的事儿或者人决定的,是由B决定的,也就是我们如何看待发生的事或者人这种思考方式决定的。
我们今天就看一下让我们产生极端的不良情绪的错误的思维方式。
第一种叫灾难性的思维方式,就是“恐怖”化。它总喜欢把一件事想得特别严重,或者是遇到事情总是容易往坏的方面去想,总是很担心很害怕,习惯性地认为事情会往糟糕的方向去发展。
就比如在婚姻中容易产生恐怖化的思维方式:你和你爱人关系最近比较紧张,一说话就容易吵架,你就开始恐怖化地想问题了,说:“他是不是不爱我了?是不是我没有吸引力了?我的双眼皮儿没以前大了?他是不是开始烦我了?会不会移情别恋了吧?那我们要分开怎么办呢?孩子怎么办呢?”就这样把问题恐怖化了,带来的一个严重影响就是你会过分担心,从而变得神经兮兮的,失去了对一件事的理性判断。
在交流表达的时候也容易情绪化、焦虑化。我们知道人和人之间的交流实际上是一种情绪的互相影响,如果自己的情绪无法稳定,怎么能够有一个很好的交流呢?所以恐怖化看待问题的方式会影响你处理事情的方式和态度,结果肯定会产生偏差,很有可能事情真的会朝你担心的方向去发展。
那你说:“这个事儿确实是很严重啊!确实是很大的事啊?”
实际上,事的大小是相对的。比如说我的孩子,有一个阶段我一碰到她妈妈的枕头她就哇哇大叫,她觉得是非常严重的、非常大的事儿。但是当人成长了,当人的想法变大了,事儿就变小了。
所以我们需要树立一个更大的愿景,对未来抱有积极的期待。
第二种错误的思维方式叫绝对性的思维方式,就是“应该”化。比如这件事情“应该”要怎样怎样。比如“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我创业你就应该支持我”,我们就忽略了每个人的理念和价值取向是不一样的。你觉得自己的老公或者老婆“应该”上进,“应该”去学习成长一下,实际上我们自己、你自己成长就足够了,你就可以影响和带动他;如果你认为别人“应该”怎么怎么样,有的时候就会很无奈的,而且给别人的感觉你是要要求他。人都不喜欢被改变的、被要求的,但是人喜欢被影响。
又或者是你在单位做出巨大贡献,按常理应该有所回报。但是如果我们认为单位“应该”公平的时候,受到伤害的实际上就是我们自己了,因为有的环境不是我们能决定的。当然我们也不是自暴自弃,像有的人做出贡献以后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所以就跟别人一样在单位混日子了。实际上,“混”不是单位——受损失最大的不是这个单位,而是我们自己的宝贵的生命——我们可以做出选择的。
还有的人谈恋爱失恋了,甚至要自杀。实际上他的思维就是“应该”化的思维,所以“你应该爱我呀”!如果我们带着“应该”的心态,我们会在很多的地方会有挫败感,会感到很无奈的——我们只能要求我们自己啊!
第三种错误的思维方式叫“合理”化,就是“应该”化思维的另一个极端。
什么是“合理”化呢?就是把现存的一切都当成合情合理的,“反正就这样,谁会在乎呢?那又怎么样呢,我就这个样子,我生来如此,一切事情都没有,什么努力空间都没有,努力也没有用”。这种看似好像顺其自然实际上是软弱地应对问题,是在逃避真正的问题的。
那这三种错误的思维方式一旦成为习惯,就会导致我们人生出现各种各样的痛苦。
我们今天播音的重点就是:
导致我们不良情绪的三种错误的思维方式:“恐怖”化、“应该”化和“合理”化这三种思维,明天我们会谈到基于这三种错误的思维方式所引发的错误的人生信条。
〖感悟分享〗
糟糕情绪的发生取决于我们看待不好事情的态度,也就是我们看待不好事情的错误思维方式:一是“恐怖”化。总是习惯性地认为事情会往糟糕的方向去发展,过分夸大事情的影响,限制了思考宽度,从而让思维窄化;二是“应该”化。现实中每个人的价值观和取向是不一样的,没有谁“应该”为我们负责;三是“合理”化。觉得任何事自己都无能为力,借口顺其自然,实际是在逃避。
错误的思维方式决定了错误的应对方式,导致产生了错误的行动,事情本身的好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看待事情的态度和如何行动。错误的思维方式带来的都是痛苦,所以,遇事我们要转换思维,理智思考,避免不良情绪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