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回来啦!
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找不到意义感→难以坚持→放弃简书更新,现在,又找到意义感了。
源头是一次对话和一次思考。
一次对话是跟 @安猪 的(我终于见到大神了有没有?)。我问到,关于输出,干条条的树状图也是,一个成篇的文章也是,我有什么必要费很多工夫将思考要点整理成方便别人阅读的文字?
他给出的回答是,输出分很多层级。最基本的是干条条,然后是文章、教别人知识、设计成课程、形成产品……高一点的层级呈阶梯状地,要比前一层级多些东西进去。从干条条层到文章层,要加入的内容是组织语言和提取意义。
一次思考是关于工作和表达的。
先说工作,我的工作中包含一部分要将阅读的技术资料转化成法律文件的内容,以往我遵循着阅读→输出树状图→形成法律文件的三步走方法。但第二步到第三步的过程中,经常感到跳跃很大,急于完成阶段性转换却常常导致费时、费力、效率低,甚至会影响工作情绪:我都已经把思路整理完全了,为什么会卡在转换成文字的地方?
关于表达,我不太擅长直接跟人口头对话表达,更喜欢文字交流。除了多练、充分准备、正确看待自己给他人留下的印象可以帮助改善以外,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从头脑中的树状图和/或概念图转换成二维的语言过程中,出了问题。
很明显,关于工作和关于表达的部分,都指向了跟安猪对话中的关键点:组织语言和提取意义。
很惭愧,关于提取意义我尚未参透。但组织语言中,我理解到,组织语言=组织+语言,组织就是要将知识(包括事实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概念(概念图中的元素除了包括概念以外,还包括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等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放置,也就是逻辑;语言就是要说“输出接收方”能听懂的语言。例如,我在写专利中,关于鞋楦的案子里,我就必须说楦前、楦中、楦后,而不能说做鞋的模子上对应于脚尖的部分、对应于脚背的部分、对应于脚后跟的部分。
因此,组织语言=逻辑+语言。
那么,如何提高自己的组织语言能力呢?我想到一个最小行动、一个每日必做和一个工作习惯。
最小行动是语音输入。在平日的微信聊天中,将习惯的手动文字输入变为语言转文字输入,可提高口头语言组织能力,强迫自己锻炼即时口头输出能力。
每日必做是写日记,包括已做事情的记录+对事件的反思+改进计划。这个也是来自安猪的建议,据他说,坚持2年,可以有很大的提升,我拭目以待。
工作习惯是在之前的三步走步骤的最后一步之前加入一个整理环节,包括先画出概念图、再组织逻辑,最后整理语言。
最后,祝我每周简书输出的任务也可以坚持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