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六点醒来,报了我和儿子两个人的体温后,开始翻看手机信息。看到工作群里让排查与安阳市两例阳性病例有时空交集师生的紧急通知,急忙发到班级群里,提醒家长排查,谁知道这一提醒两三个小时就过去了。
话说信息发到班级群里一会儿,班里就有一个家长给我发消息说刚从汤阴回来,不过做过核酸检测了,报告也一并发给我了,是阴性。赶忙发给学校进行报备。挨个报备后,再看群里,有十几个家长还没有回复,7:30了,8:00就要上报,再提醒,陆续有人回复,不过这个速度太蜗牛,急得我心焦。8:00过了,还有10个,再提醒,不敢打电话,一定是睡回笼觉了,体温早早就上报了,这个排查信息迟迟不回复,一定是定了闹钟,闹钟响了报体温,报完接着睡,谁愿意回笼觉的美梦让打扰啊。上报班里那个特殊情况时,就把领导从美梦中叫了出来,虽没挨批评,语气却没有以往的亲切,告诉自己:那就再等一会儿吧,@一下,如果醒了,翻手机就会看到。8:27还有3个,再提醒一下,8:47终于等到2个回复,还剩一个,再提醒,12分钟之后8:59终于回复,急忙上报,任务终于完成。对了,中间还有2个签字该签“无”签了名字的,打电话询问是咋回事?电话不通,再打,通了没人说话,在上报最后时间9:59才通了,真心不容易。
10:40,群里年级组长发了一条信息“目前报的信息里有一份发热,一份健康红码,一份黄码,请各班马上查看一下,是哪班的马上联系家长了解详情。”着急忙慌,点开上报的健康信息,一一查看,体温正常,绿码,53,好,没有问题,上报年级组“13班全部正常绿码”,时间又过去了六分钟,10:46了。终于完成了体温上报工作,可以歇口气陪孩子复习功课。
午饭还没有吃完,群里又有了新的紧急通知,原定于下周四周五进行的期末检测,提前了,明天上午就开始。看到信息,心里一咯噔:坏了,疫情严峻了。果不其然,安阳滑县有了确诊病例。赶紧给家长发通知,让孩子准备明天的体育和语数检测,不能参加考试的家长要去医院来证明。发完信息,赶紧给儿子查漏补缺准备明天的测试。
午觉也不睡了,写话、思维、操作,一项一项来,还没有搞完这些,群里就有同事说小区让排查了,“请各位居民,立即自查近14天(12月27日)以来,去过王助菜市场、市华府山水小区的人员。如去过这些地方请立即报备居委会,在家等待上门做核酸”。形势非常严峻了,心里再想:明天不会放假吧?群里就有老城、华龙区已经下发通知要线上教学了,大家都在群里问,领导让等通知,好吧,那就等。
下午3:00,年级群里有新通知“按照原来的安排,下周轮到我们年级11:30——12:30在路口文明交通,天气寒冷,加上疫情形式严峻,下周暂时不再执勤”。看样子,是真的上不了学了,但单位通知和文件下发,还得带孩子复习应考。带孩子练习看图说话,写话,发到班级群里。六中、一中、子路陆续发通知,学生不返校,明天线上教学。6:14分,学校工作群里有了上级文件,各学校暂停线下教学。紧接着群里讨论的就是线上教学安排。
没有学校的正式通知,我也不敢发通知给家长,但我心里开始计划假期学生阅读的事儿,打电话给绘本馆的贾老师,她说绘本馆也要歇业了,孩子们假期阅读咋办?郑州、安阳、滑县都有疫情,快递发不了,书买不了,假期没书读可不行啊,咋弄?去学校看看,叫不叫进阅览室,那里面有书。急忙联系了茉楠妈妈和李承妈妈,如果我可以“借”出来,那就让她们联系各个团长,团长再下发通知各自团的家长把书领走,这样书就都能发给孩子们。
说干就干,来不及套上毛衣,捞了个大羽绒服就出门了,边下楼边拉拉链,出了单元门,一阵风从脖子就到了全身,好凉爽啊,赶紧掖一下脖子,骑着车就往学校赶。到学校门口,两个门卫师傅都站在门口,说除老师外,一个外人都不能进校,看来我得辛苦一下了,噔噔噔,上了四楼教室,收拾我的教学书籍用品,满满一箱子,抱着这个箱子,提着班里的大收纳箱,颤颤巍巍下楼,到楼下已经感觉在过春天了。
打开一楼阅读教室的门,找到早已看好的“宝贝”一那套“二下快乐读书吧”的书,五本,还未拆封,锃锃亮,喜悦溢于胸膛。数够54,53个学生再加一个我,装箱,推出教室,怎么也无法运出去,太沉了,更别说搬上我的小电车了。只好,先把我的这箱书运到校门口,找外援。赶巧门卫师傅在里间忙活,赶紧叫了茉楠妈妈来帮忙,我们一起把收纳箱抬上我的小电车,一个推车,一个扶箱子,慢悠悠挪到学校门口,和李承妈妈,我们三人再一起抬下来,接着是通知各个团长,分发图书,这时才发觉衣服已经贴到身上了,夏天来临了。
后来,赵成蹊妈妈要给儿子拿桌兜里的书,我也要回教室送收纳箱,回去的路上突然想到:下学期的教材到了,图书室的老师也分班摆好了,要不一起让家长领了,正好明天上网课时就能用了。马上给图书室的武老师打电话,武老师同意了,太好了,我们两个就从阅读教室里把教材数好,装到收纳箱里,推出了教室,212本书,刚才收纳箱已经给我的车座砸出了几道口子,可不敢再压这受苦受难的车座儿了。成捆的就放在踏板上,零散的放前面车筐里,车不好推,我只好坐在座上,双腿做支撑平衡,慢悠悠滑到校门口。
这时候各个团长都来了,大家合作着分发图书,数书、分组、装袋,打电话,家长是陆陆续续来领,领着书,聊着天,倒成了“茶话会”,真好。忙里偷闲,在班级群里给家长发通知,明天不上课,得空来领书。领完书,散场时已经8:10了,有两个孩子住的远,打电话给他们说明天咋拿书。回家路上心里一阵轻松。
回到家顾不上吃饭,赶紧看从哪本书开始阅读,最后就确定《神笔马良》,匆匆看了一遍,年级组长的电话就来了,聊了差不多半个小时,如何进行线上教学的事儿。和儿子读了他嚷了半天的故事。哄着他读我拿的书《神笔马良》,各种彩虹屁之后,他才同意和我录这个《神笔马良》故事的音频。录好后赶紧发班级群,共同开始假期阅读,时间紧,没有预读,有瑕疵,只能让大家凑合听。
发完信息,看到群里热闹非凡,赶紧发一条致谢信息给家长,愧不敢当家长的赞美,感谢家长的信任和支持,只想做好自己能做的一切,成为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他人”。我想我们13班的家长和老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孩子们会成长的更顺利,更稳当,也会更出类拔萃。就着咱们13班这团结的力量和这言出必行的速度,就无人能超越,让我们继续加油,走的更稳,跑的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