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汁小镇,夹两山飞峙,江水顺流划过,河谷炎热。因铜,开埠于汉,兴盛于明,枯竭于20世纪末。10万人大镇,至今留有1800余人,有中小学生3、4百人。
经由云南易门县城翻山而下,历经72拐可达。镇中心十字路口,矿务局、百货大楼、邮局,新华书店各据一方,俨然城市之像,两旁树木整齐、高大,讲述着小镇不凡的过往。破败的大型医院,连绵的空置宿舍楼,占地不凡的修理厂,反而让人忽略了小小的矿洞,后面那个冰冷幽深铜矿坑道,才是支撑地表之上热闹世界的骨骸,今人已无缘窥探究竟。
小绿汁与我生命深层次的连接,是我90年代那100名青工同事,那群开朗,乐观的矿工后裔。因他们,机缘巧合带我于30年前翻山越岭,当年我也曾在山顶停留,感叹着山路蜿蜒,到达此十字路口,得其父辈杀鸡款待,记忆犹存青砖大板房。夜宿于矿务局招待所,炎热无空调,辗转反侧难以入睡,不似今日。斯人已去,今夕何夕,今人在侧,今夕何夕。白马过隙30年,今我抬指,而不敢弹。
如今的小镇早已凋敝,10万余人星散于昆明、玉溪、易门。小镇今日盛名于4-6月开放的凤凰花,灿烂似朝霞,易逝似晨露。前辈的辛劳,今日仍以这种形式荫庇着后人,一车车旅人,乐此不疲,朝圣般涌来,潮水般散去,不知带走什么,留下什么,打卡胜地,彩云易散,琉璃易碎。
每个时代,都会有人梦想着要做点什么,为自己,为别人。绿汁江上飞架的大桥,绿汁江畔的云上书院,都代表有人努力着试图要留下点什么,大桥具像,平铺直叙,书院抽象,百转千回,都在为小镇的新生努力着。
同学王云川主建此书院,于经济角度讲,目前毫无希望。而于历史遗存,于那帮中小学生,利用得当可能是一片新天地,一粒新火种,故寄语:让书院成为一粒种子,让每个进来的人感到希望。目标:绿汁中小学生至少进来过一次,在这里上过一节课外学习。有他们,小镇就有希望。有他们,那些我尊敬的90岁老矿工,殷切的老阿姨,来自湖南、广东,云南各地,他们所付出的一切,终将有人继承,有人享用,古柏巨树,继续生长。
昆12中12人,自天南海北,于2021年5月小满之日,风云际会于绿汁江畔云上书院。看古镇兴衰,思人生百年,对酒当歌,人生幸事,个人感触,每每不同,故记之。至于灿若烟霞之繁花,盛开年华之声影,文字无法描述,只能挂念于心,刻画于眼,记录于镜头,于我心处每每升起,于我眼处荡漾开来,会心笑处,你我共之,而不必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