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SI因材施教家庭测评,你是不是认为孩子大了就不用测了呢?


这是我家小菜在2019年4月做的一套测评。我针对他做的第2项给大家讲讲,我看到了什么,又是怎么做的。



前提

这项测评是根据马斯洛需求五层次发展而来。SI把心理需求细化为六个层次(图9)分别是生理及活动的需求、被爱被关怀、归属感、自尊心、自信心、成就感这六个方面。

只有低一级的需求满足了,才会升入高一级的需求。

最底层的需求是生理方面的需求,最高级别的需求是成就感需求。

当一个人满足了成就感需求,这个人一定是工作、生活等方面幸福感极高的。

所以,我就是通过这项测评看到小菜心理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是否可以达到最高层次——成就感。

我看到的

泪目[流泪]我们父母做得很不好,很不好,非常不好。




我家小菜在父亲那里感受不到爱,我这里又很唠叨,总是挑剔他,他被爱被关怀满足的不好。

这就间接造成他归属感极低。(因为不自信,所以在同伴之间总是自卑的存在。高中、大学的孩子更多的归属感,也就是安全感,都是同伴给的。)

那么之后的好奇心、成就感都不会存在的。

我又想哭了。




看到结果,我的做法

我安慰自己,幸好我看到了。如果我一直看不到呢?会怎样?不会好到哪里去,只会更糟。

我很庆幸,我学习了SI。拯救了小菜,也拯救了我。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就做以下几件事:

1.表达爱。

微笑、点头、倾听、拥抱。不断地说:哦,儿子,妈妈很爱你哟。爸爸也很爱你哟,只是他的爱的表达不是用语言,你多注意他的行动哟。

2.不断给予认同。

认同是最好的鼓励,鼓励是最佳的心灵滋养。我积极寻找一切对他认同的地方。认同他的观点,给出我的建议补充。

3.鼓励。

用正面管教工具“鼓励”打卡,每天给予小菜鼓励。不断鼓励,不断给予他能量。

4.和爱人沟通。

不会表达爱不是他的错。能尝试弥补孩子,用他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爱,也是可以的。我在他们二人中间起着解读爱的表达的作用。这点,我觉得我做得很棒!

结果

针对我家小菜的测评结果,给予适用于他的爱的表达与希望,我笑着期待结果。[愉快]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