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酱你好,展信佳:
2024年就要来了,在探索的路上,希望我们都有更大收获。我的祝福是:祝你更勇敢,更宽广。
在中文语境中,很多概念讨论不清,比如人性。孟子说,人性本善,荀子说,人性本恶。但是谁给“人性”做过清晰的定义吗?
我们说一只猫不是狗,前提就是猫和狗都有定义。定义,就是现代科学的起点。一米是多长?一秒是多久?一克是多重?
今天生活中的种种便利,都来自于现代科学。来自西方,他们最先给火药做了定量分析。现代社会可以说是来自于“清晰的定义”。
物理学和化学有定义,那么人文科学有定义吗?这就是哲学要解决的问题。哲学和科学其实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什么是爱?弗洛姆的那本书《爱的艺术》,试图给爱做定义。罗素通过《道德情操论》,试图给“道德”下定义。什么是真理?有没有真理?这是柏拉图反复谈的东西。
这些都不是不言自明的东西。而是言来言去,越言越懵的事情。
说回来我们身边,你建造着自己的世界,而且框架也日渐渐渐清晰。世界里有包容,接纳和爱。带来的感觉是舒服,幸福,愉悦。这些都很赞。
但是,要提防一些事,比如:两个小组都是两个组员,平均成绩都是50分,外表貌似一样。但一个小组是45和55,另一个小组是5和95。这俩外表相同的小组是一样的吗?
要小心掉进迷糊的陷阱,不考察“定义”的话语,像近视眼看世界,似乎很美。在我们的传统中,不但不追求真,还有意把水搅混,说些似是而非的东西,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毫无用处。
人不是追求“真相”的动物,因为我们太弱太小,必需群居才能生存,因此总互相顾全心理感受,真话又非常硌人,就导致很多善意的谎言,与其说是为了爱,不如说为了生存。
所以,很多情况下,追求“真相”的行为像是错的,费力不讨好,越走人越少。
但还是要追求“真”,遇事先问:“是这样吗?”然后再做“好坏判断”,然后再“站队”。只不过,孤立无援时,可以慢一点儿,隐忍不是坏事,来日方长,要懂得保护自己。
在你的工作环境中,“站队”应该是最重要的事,重要性远超“勤勤恳恳”和“任劳任怨”,如果你能看清问题后面的本质,站哪一边差别都不大,这个以后跟你说。
顺祝商祺
猫头鹰大巫 冬月初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