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一个大数据时代,每天有各种各样的信息及数据向我们扑来,可是我们每个人每天只有24小时,如何从这些海量的信息里获取我们需要的内容和知识,如何将我们阅读过的内容内化成自己的知识,为自己所用呢。
《如何阅读一本书》,给我们点亮了一盏灯。
它是一本怎样的书呢?
法国学者巴斯卡在三百年前说过:读得太慢或读得太快,都将一无所获。
《如何阅读一本书》就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不同速度的阅读方法才是解决之道。我们的目标 要读得更好,永远更好。不过有时候要读得慢一点,有时候要读得快一点。
这本书道出了有用的读书技巧,告诉我们如何读得更好。
第一篇讲阅读的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
第二篇讲阅读的第三个层次:分析阅读,作者将分析阅读作为一篇重点讲解。
第三篇讲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
本篇再细分成8个章节详细说明各种不同读物的阅读方法,同时作者在最后一篇最后一章节讲述了主题阅读。
如何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
1.主动的阅读基础,提出四个基本问题
a.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一定要想办法找出这本书的主题,如何逐步从核心主题分解出从属的关键议题来。
b.作者细说了什么,怎么说的?你一定要想办法找出主要的想法。声明与论点。
c.这本书说的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d.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
如何让一本书真正属于你自己
a.随时记录重要的思想和观点。
分析阅读的第一个阶段:
透视一本书
1.掌握一本书的架构
2.使用一个单一的句子,或最多几句话(一小段文字)来叙述整本书的内容。
3.将书中重要篇章列举出来,说明它们如何按照顺序组成一个整体的架构。
4.发现作者的意图
1)公式: 某件事存在吗?是什么样的事?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或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存在?或为什么会有这件事的存在?这件事存在的目的是什么?造成的影响是什么?特性及特征是什么?与其他类似事件,或不相同事件的关联是什么?这件事是如何进行的?以上这些都是理论性的问题。有哪些结果可以选择?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手段才能获得某种结果?要达到某个目的,应该采取哪些行动?以什么顺序?在这些条件下,什么事是对的,或怎样才会更好,而不是更糟?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这样做会比那样做好一些?
分析阅读的第二个阶段:
1.与作者找出共通的词义
找出重要单字,秀过它们与作者达成共识。
2.找出 关键字
3.专门用语及特殊字汇
4.找出字义
5.诠释作者使用的关键字,与作者达成共识。
6.从最重要的句子中抓住作者的重要主旨。
7.找出作者的论述,重新架构这些论述的前因后果,以明白作者的主张。
8.确定作者已经 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吧些是未解决的。在未解决的问题中,确定吧皮鼓是作者认为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
三种做笔记的方法。
- 结构笔记(structural note-making)
- 概念笔记(conceptual note-making)
- 辩证笔记(dialectical note-making)
这本书里的所有技巧都可以适用于任何相关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