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文明史上,汉字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最早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埃及、希腊、中国分别拥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字,如今却只有汉字一直流传了下来,发展成为简洁的文字。
而让我们引以为傲的还有汉字的美感,鲁迅曾说,中国文字有三美,形美以感目,音美以感耳,意美以感心。形美在于书法,不同的书写风格让汉字有了不同的味道,或苍劲洒脱,或柔弱无骨。音美在于聆听,同一个汉字对应着不同的方言,带着浓浓的地方情味。意美在于感心,光有感官的刺激还不够,深入心底的文字才真正具有力量。
有一个高中生叫许进雄,也为这份汉字之美折服,决定报考中文系,探寻汉字的深意。而当他细细品读汉字的味道时,他发现汉字背后的创意来自最早的、可被称作“文字”的符号——甲骨文。于是他开始潜心研究甲骨文,发现了文字的创意同文物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汉字的形是简笔画的物体,汉字的意是长久以来的文化传承。
我们总以为汉字就是汉字,文物就是文物,没曾想汉字与文物有着最美的故事,而这一切都被这位曾经的高中生,也是如今的国际甲骨文学者许进雄写进了《汉字与文物的故事》中。
全套书一共有4册,时间横跨石器时代到宋元明清,沿着品鉴历史文物的轨迹,探寻汉字最美的力量。
汉字字形是无限想象力和生活智慧的结晶
关于汉字起源的说法非常多,有神话也有传说,不过大同小异,都和图画脱不了关系。
《说文解字·序》里面说: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宇。
仓颉初造文字,是照着事物画出其形体,所以叫做“文”(文的本义是纹理、花纹);随后又造出会意字、形声字,增加文字的数量,这些文字就叫做“字”(“字”的本义是生孩子的意思)。换句话说“文”是最初的象形字,“字”就像这些象形字所生的孩子。所以每一个汉字都同我们的日常生活脱不开关系。
比如石器时代,人们学会如何制作石器,种植作物,农业和畜牧业得以发展,更是诞生了陶器这般的高级器物。从当时的文物中,我们可以发现反映石器时代文明的甲骨文字形,十分契合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更是凝结了他们的生存智慧。
石头是这个时期最重要的工具,甲骨文形状也非常简单,就是有着锐利边缘的岩石一角,重在表示当时人们使用的石器很锐利,能够铲土,耕地,砍树枝,还能当作攻击武器,防御猛兽袭击。
而石头做的工具用于收割农作物,就派生出不一样的甲骨文,当时的米也要去壳,最早用的是石磨盘和石磨棒,一次只能磨很少的谷粒,人们就想了个办法,将谷粒放在臼中,两只手拿着杵,加快脱壳的进度。
而甲骨文“舂”的字形恰恰就是这一高效率磨米过程的形象描述。
有了农作物,有了火,人们又想着该有个容器烧饭,陶器应运而生。
而“陶”字的甲骨文也是别有风趣,一个蹲坐着的人儿,手里拿着制陶工具,在一块黏土上塑型。
而用来煮饭的陶鼎,和表示“准备”之意的“具”竟然是一家,甲骨文“具”就是双手自鼎提起或从下捧着举一个鼎的样子。
最早人们的烹饪方式类似于现代烧烤,烤肉倒是美味,烤起蔬菜则会成为一团黑漆漆的黑暗料理。于是人们想了个法子,把滚烫的石头放进盛有蔬菜和水的容器中,靠着石头的温度慢慢地把菜汤烫熟。
而这种用石头煮食的方法也表现在甲骨文的“庶”字中,表示当时平民大众用的煮食方法。
甲骨文多是象形字,画面感非常强,通过字形可以大致揣摩出汉字的意思,而石器时代这些同器物相关的甲骨文,恰恰显示出古人极佳的生存智慧。
文字中的信仰和历史温度
甲骨文是我们见到的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最早出土的甲骨文位于河南安阳西北五里的小屯,是商代晚期的甲骨文。从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国家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礼制也更为鲜明。人们在生活器物上实现了基本的需求,这一时期也在陶器的基础上诞生了青铜器,不过最令人感到兴奋的还是当时的占卜和礼仪文化。
这一时期的甲骨文在内容上大致可分为记事类刻辞和占卜类刻辞,前者记录历史事件,后者记录占卜事件。
记事类刻辞往往与社会习俗、规章制度、历史事件息息相关。古代帝王战争胜利也有所谓的“纪念品”,陕西临潼出土的青铜,器具底部就有武王征商的刻辞。
正面有两扇门,右扇门上有个右脚受过刖刑的守门人, 刖(yuè )刑就是用一只手拿着锯子,锯掉一个人脚胫的样子。
而占卜类刻辞同殷商时期的占卜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当时的人们相信骨头中有神灵,能够预知未来。为了驱灾辟邪,他们大事小事都要占卜。
那么占卜的流程如何呢?其实很简单,只要烧灼特别处理过的骨头,骨头上会显现出特殊的纹路(兆纹),根据兆纹的走向判断吉凶即可。我们今天所见的甲骨文上的卜辞,上面详细记载了占卜的流程,包括叙辞(前辞或序辞)、命辞、占辞、验辞。命辞又称贞辞,占辞又称果辞。 叙辞记录占卜的日期和占卜人的名字; 命辞记录占卜的事项; 占辞是由卜兆做出的吉凶判断或推测,包括商王的观点; 验辞是记录日后和占卜结果相应验的事实,属于补刻。
甲骨文中的“祝”字,就是人对着神主开口祈祷的样子。 这份祝祷的心意,在占卜兴起之时就已经以文字的形式记录在历史的长河中,历经千年依旧熠熠生辉。
文字装点的生活,将文化推向巅峰
汉字的字形和字义来自于生活,甲骨文的“鱼”字就是最真实的鱼的模样,“木”字是树枝的形状。一开始汉字的出现是因为真实存在的事物,并随着事物的变化而派生出新的字义。
“免”字原本是一个戴有弯角装饰的头盔形状,是武士作战时用来保护头部的,所以“免”引申出避免、免却等意思。后来武士走上朝堂,走向权力中心,戴上了冠冕,“免”又派生出“冕”这个字。
而自汉字诞生以来,汉字的影响也慢慢渗透到器物之中,与我们的生活相辅相成。这一过程中,器具的制作除了考虑实用性,还参考了汉字的字义,拥有了特别的内涵。
其中,利用谐音字表达美好祝愿的方式流行起来。
“鱼”的谐音“余”,自商代以来用于表示有余的愿望,因而铜洗的底部就铸有鱼的纹饰,象征富贵有余。
古人用的陶枕,常见男孩手持莲叶的图案,“莲”同“连”,含有“连子”的意思,即世代有男性子孙。或是男孩旁边有只鸭子,鸭子谐音“甲”,即“子连甲”,希望子孙接连登上进士的榜甲。
汉字诞生之前,我们通过口耳相传来传递信息,而文字诞生后,以文字形态保存历史信息,在大量器物上出现了刻文。可在之后,文字的作用超乎了我们的想象,文字通过谐音寄托了美好寓意,而用优美文字描述的器物,刺激着我们的大脑,平添了几分器物之美。
北宋王辟之形容犀牛角杯:或如日星,或如云月,或如葩花,或如山水,或成飞走,或成龙鱼,或成神仙,或成宫殿,至有衣冠、眉目、杖履、毛羽、鳞角完具,若绘画然。
若没有这段文字,看到这只莲花形犀角杯,我们或许感受不到那份惊艳,可这段文字让我们感觉到杯子实在是太美了。
如果说甲骨文诞生之际是靠着实物才能得到字形,那么到了春秋战国、唐宋元明清,汉字的读音和字义又反过来影响了器物的创作。
追根溯源,识汉字更要懂汉字
我们在呱呱坠地之时并不认得汉字,但是懂得模仿大人的声音。而认字似乎也不用教,看电视、读绘本、认商标等等,耳濡目染就能识得部分汉字。可这时的汉字在我们的脑海中仅仅是一个形状,还远远没到达理解的层面。
真正地理解汉字,除了记住汉字的字形,还要理解汉字的字意。这听起来有些难度,但只要我们循着汉字的源头,字形和字义的记忆都会变得非常简单。
比如汉字“盥”字,甲骨文时期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手,一个是盆,可是手放在盆里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看不出来,继续看演变成的金文,分成三部分,两只手,水和一个盆,可不就是洗手的意思吗?
没错,这个字就是洗手的意思,而知晓了汉字的由来,“盥”的现代写法也非常好记,底下是盛水的器皿,上方可不就是“手”字截成两半,中间流着水的样子?
还有,古代中国有所谓的石磬,那么“磬”字该如何记忆呢?
石磬是由不同大小的石头组成的,下面是石,而上部分则是一只手“又”拿一个木槌“几”在敲击石磬,发出声音的场景。
像这样,很多难写的字其实追根溯源,了解了背后的意义,我们就很容易识记。
《汉字与文物的故事》全套四册书中,故事到清朝为止,但汉字的故事还在继续,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汉字的字义也在发生变化,只是到那时,还会有什么样的精彩等着我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