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相较于当时接近于27岁的时候,30岁来临人就变了比较平静了,现在,我就比较平静。
一直以来,年龄的数字对我来说并不能构成什么压力,我从不避讳别人问我的年龄,也从不掩饰不告诉别人我的年龄,因为喜欢年龄里包含的经历,珍惜年龄中发生的故事。
曾经有个学妹说:“姐,我发现不只是我叫你姐的时候,我们这些人只要叫你姐的时候,你答应的都特别认真,你喜欢,是吗?”
我当时大概回答说比他们要大上6、7岁,被叫一声姐是很正常的事情。
后来水吧关了,我们时隔一年之后见面,又一个学妹说:“姐,从你的店开业我们认识,叫了你两年的姐,一点都不亏,以后也会一直叫下去。”
我那时回答:“你们成就了我,也让我学到了很多,你们愿意叫我姐,我高兴”。
或许我是真的喜欢那个称呼,真正正确的回答却是后来的领悟。我就是喜欢经历,喜欢所有曾经发生的或好或坏的经历,没有那些经历,我该拿什么在午夜梦回的时候细细回味。
做工作室的时候,名字叫屋里咖啡工作室,“屋里”来源于韩语“우리”(发音wuli),意思是我们,这个是我盗取来的创意,原谅我当时苦思冥想各种求救却还是逃不开回想这个曾经听到的创意,于是我去找原创人商量,最终以10%的股份获得同意使用。这个经历让我再次确定,我需要一个团队,有些事情并不是我擅长的,那么我需要擅长的人。
有一次,工作室需要发传单,节省经费的好方法就是手写传单,然后黑白复印。在水吧还开着的时候,我做过很多这样的事情,店里的菜单是手写的,菜单封皮是布艺手缝的,吧台展示墙手写剪下来的字“总要有的为梦想活着”,主题墙是手绘,活动传单就画兔斯基等等……然而这一次,毕竟不是在学校针对大学生了,我是要走上大街给路过的每一个人看,一不是专业设计二不是美术科班生。TMD,我知道我需要一个团队。
工作室结束的时候,我还是单枪匹马的去开了一家生活馆,每当凌晨忙完一切准备坐在窗前录一期荔枝电台的时候,我会审视一下那灯光暗下来的140平米,我独自一人的140平米,慢慢地,我想,我需要的不是一个团队,我需要的是组建一个团队需要的资格、能力、资源甚至年龄。
生活馆最后一天清空东西的时候,我仍然一个人,我把钥匙交给房东转身在阳台搬起最后一盆多肉走进电梯……
后来,没有去成杭州,我终于有了一个团队,那样热的天气一起在西安大东郊鱼龙混杂的物流市场征战的我和我们,多了一批人叫我姐,也不再是喜欢和高兴,我欣然接受。
上个星期,收到朋友的一条信息:“苏州过得不好,就回来吧。”我说“好啊!”
我又说:“你瞧得起我,我怕我会瞧不起自己。”
决定来苏州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一切从头开始。
我的30岁是另一个起点,是因为这个我变得比较平静了吗?肯定不是,我平静,是因为,我会在夜晚睡不着的时候,醒来,沐着屋外还能透进来的点点光,盯着天花板,只想一个问题:30岁了,别人30岁什么都有了,自己却一无所有。
我会坐客户文艺气质爆棚的咖啡馆里等的时候,看着窗外的风景,想:看吧,这不就是你曾经想要的生活。我会在看完励志满满的小视频后,插上耳机听一首《海阔天空》,想:热血沸腾的血还是沸腾的吧,魂不守舍的魂还是坚定地吧,“所向披靡”的旗帜就会像那个写过的文字一样磨灭不了了吧。我平静,我真的平静,只由着我相信,以此为起点后来的路,也因着我相信在此之前曾经的过往青春。
这就是我的30岁,还有30岁前的预热。年龄除了是数字之外,还是信物,与此生约定理想相见之日不见不散的信物。我要带着信物出发了哦,你还在原地吗?
a7 a3 85 31 67 9c 9d fd 37 10 25 bb 5c cb 09 4f 5c ca 19 1f e8 55 84 d8 39 52 6d 1d d0 6c 2d e3 2a 62 4f ff 5f 55 a2 bb f9 17 2a 96 44 c5 75 c1 58 7a 94 6c a3 34 48 a7 a8 28 9e 79 f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