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学习,应当是学习更好的思维模式,而不是更多的知识。
《曾国藩家书》曾国藩是这样说的:“余昔学颜柳帖,临摹动辄数百纸,犹且一无所似。余四十以前在京所作之字,骨力、间架皆无可观,余自愧而自恶之。四十八岁以后,习李北海《岳麓山寺碑》,略有进境,然业历八年之久,临摹已过千纸。今尔用功未满一月,遂欲遽迹神妙耶?余于凡事用困知勉行功夫,尔不可求名太骤,求效太捷也。以后每日习柳字百个,单日以生纸临之,双日用油纸摹之。临帖宜徐,摹帖宜疾,专学其开张处。数月之后,手愈拙,字愈丑,意兴愈低,所谓困也。困时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不特习字,凡事皆有极困极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把迷茫的看不到结果的事,
坚持下去,
直到出现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