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第四讲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二)

        其实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偏爱的、较稳定的学习方式。每个学生的认知风格是不一样的,比如,有的学生在学习时喜欢独立思考,而有的学生则喜欢与人交流。前者表现出一种场独立性的风格,而后者则表现出一种场依存性。这两种认知风格并不影响学生认知发展,我们不应该强求一律。

        自我反思的过程是一个思维升华的过程。传统教学中总结是一大环节,而这个环节基本都是有老师来做。其实这种总结不应该只是简单的复述一下一节课的主要内容,而是学生一种极好的自我反思的机会。

        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应该是旁观者,更不要做局外人。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中应该使人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必须深入到每个小组,认真倾听大家的发言,适时的组织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在合作学习中,时常会出现因为思维受阻而不能深入的情况。这时需要教师及时的点播,才能使学生很快的排除障碍。交流的过程是学生间思维碰撞的过程,时常会有思维的火花闪现。这种火花可能是一个富有创意的想法,也可能是一句富有哲理的话。教师要在倾听中努力去感受和寻找。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思”是学习的重要方法,“疑”是启迪思维的钥匙。学必有疑,有疑必有所思。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