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26 125天 假期结束,启程返工
本来最后一天的假期应该是昨天,幸亏当时自己机智的提前改了个高铁票,否则在昨天的疲惫状态下,再接着赶到北京,估计还是要缓几天才能回归到正常的状态。老了,老了……
因为是假期的最后一天,所以在老妈那里,无疑又变成了重要的日子:离家前的最后一天一定要吃顿好的,一定要帮着检查我的行李。所以从昨天晚上就开始酝酿今天早上吃什么、中午吃什么、临行前还能再吃点什么。也在盘算着还有什么东西可以让我带到北京。反正凭借以往的经验,我的行李箱有多大的空间,老妈就能再里面塞满多少“有用的东西”。
其实这样被“宠着”挺好的。一个快30岁的人还能得到这样的宠爱,不是一种幸福么?
我看到朋友圈里的同事还有再意大利接着high的,也记得其他部门的一个领导年前开会说自己要到正月十七才能返回到办公室,所以今日一直在纠结要不要早点返京开始一年的奋斗。但是不能忽视的是,从中午开始就一直有人给我打电话, 虽然不是本单位的,不过既然有人来找,就证明这个假期已经结束了。
今年又要有什么计划,又该设立什么目标,又该如何平衡生活和工作,又该如何来提升自己的能力,这些问题又将进入一个新的循环。元旦后的2个月应该也体验了一些目标执行的效果,那下一步就需要来调整坚持下去了。
离家的时候是我姐开车送我的。而中午吃饭的时候本来是说她开会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所以爸也要回来做一个“备份司机”。没想到两个人都是在5点左右都回到了家。我爸回家一般都是会脱外套换衣服的,毕竟有地暖的北方家里还是很燥热的。但是这次没有,等我吃完饭准备走的时候,爸来搬行李,才知道爸是打算去送我的。虽然很多时候我还是很不赞同和不欣赏爸做事的方式,但是总会在偶尔几个时刻,他的一些举动让心里很温暖。不过最终还是没有让我爸去,毕竟我们之间也没太多可深入交流的,让他在家歇一歇也是好事。
我觉得过节除了团圆之外,也能额外附赠一个“离别的仪式”。虽然之前在国外奔波的时候很经常能感知到这种离别之感,但是从去年到北京工作之后基本上都是一个月回家一两次,也就自然而然淡了很多离别的感觉。可是过完春节离开,这次在家和父母相处了前前后后有多半个月,所以又体会到了久违的离别之感。小外甥女说,我是你的小行李箱,但是这一次没办法和舅舅一起走了,我还要上学还要写作业呢。
人总要长大啊,我还要去准备我的考试,还要去完成年前老板让我调研的一个课题,还要再去适应适应北京的节奏,再去看看我的合作伙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确如此。我的存在必然和这个社会的很多元素都发生着交集和交织,父母和家庭只是这些社会关系里重要的一个部分罢了,我的存在还需要去交互更多。
所以上路吧!再果断一点。
写给30岁:
这个小篇章在旅行期间终止了,现在回归正常的作息还是要把这个部分加上来:
30岁前自己很难体会到的是离别和相逢的含义。这次回家的时候爸说了一句话:我们每年都会同学聚会,而现在每当谁不来参加的时候,我们的第一个反应不是文他去干什么了,取而代之的反应会是:他去世了么?
想想看,这个并不仅仅是一个笑话,伴随30岁而来的仪式很多,不仅仅是自己的成长仪式,还有很多你不能抗拒且必须要面对的仪式。我很庆幸在我现在的年龄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在父母可接受的状态下,带父母来参与我的生活,去周游各国。如果可能,我希望父母的身体能再坚持10年,我们再去一些更远更好的地方。这是我应该回馈给父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