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方便照看小外孙,从她出生我和爱人就搬到女儿家一起住了;直到去年送了幼儿园,才感觉轻松一点。
大外孙比小外孙大5岁,刚升到四年级,她的学校离爷爷奶奶家较近,平时就住在爷爷奶奶那里,通常都是有爷爷奶奶接送。
前不久,爷爷的母亲在河南老家病危,要回去筹办后事;女婿的单位搞干部轮换,去了长春;女儿的工作也忙,只能早上送送,所以就让我放学的时候过去接一下。
为了不影响大外孙的学习,女儿只好晚上住在公婆的家里,辅导做作业,照顾饮食起居都方便一些。
爷爷家住在大屯,我们住在来广营,都属朝阳区,相距4~5公里;早上女儿上班时,自驾车绕道先把孩子送到校门口;晚上放学时,我乘公交去把她接到爷爷家,等女儿下班到家后我再回来广营。
前几年也常去幼儿园、学校接送大外孙,自打有了小外孙后,这边的事就没再怎么参与,加上校址搬迁,现在连去学校的路都不知道了。
第一次,女儿专门请假带我一块去接,以便熟悉情况。
她们学校每天下午5点10分放学,我要乘公交提前赶到。
现在的孩子真幸福,上四年级了家长们都还不放心,天天要亲自或派人到校门口等着去接。
放学时间一到,孩子们分班级排着长队,有序地穿过人群夹道向外走,那场面让我想起了当年老百姓迎送红军的情景。



可作为小学生,又觉得他们太辛苦了,几乎没有玩儿的时间;单就从那沉甸甸的书包看,有十几斤重,比我上中学、大学时候的书还多。
不知是累还是着急,每次接到的时候,见她总是脱去外罩,有时还会出汗;我心疼得都是赶紧把书包接过来,劝她把衣服穿好,担心她冻着感冒。
学校离她爷爷家不到一公里,过两个红绿灯和一个地下通道;我都是牵着她的手,随着人流步行到家,这样我们之间可以交谈交谈,也是想让她多锻炼锻炼。
爷孙俩虽好久已没单独这样在一起了,但和谐、亲热度仍然不减。
见到店窗里摆的玩具,说想给妹妹买件生日礼物;看到花贩卖的小盆景,说好看,也要给妹妹买一盆;刚好小外孙的生日快到了,我觉得也是她自己想要,就每样买了两份。
晚饭一般都是她妈妈点外卖,我们到家时饭也基本到了;吃完之后她去做作业,我则收拾收拾在旁边守着,等女儿下班到家后再离开。
她们的学校离奥运广场较近,斜对过是党史展览馆,门前有个公交站点,去时都在那里下车;时间有空余的时候,也到周边转转看看。




这段时间北京局部地区出现疫情,女儿特别关注这方面的报导;那天晚上都11点多了,还用微信发过来一张标注朝阳区疫情的图片,说我乘坐的公交线路穿过疫区。
我有点着急,第二天一早,就重新选了一条线路,并亲自试上一趟,看需要多长时间。
新线路绕行的那段比较僻静,等车的时间长一点,转车的路程远一些。平日我锻炼只走几千步,那几天都过万了。
没办法,为了家人和学校的安全,对疫情就是得躲着走。


担心、紧张的日子持续了一个多星期,孩子的爷爷奶奶从老家就回来了。
虽然这些天忙点、累点,但想到,没耽误亲家办事,没影响女儿、女婿上班,孩子也能正常上学,觉得还是值得的。
尤其和大外孙在感情上又有了进一步的加深,心里甚是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