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半生》假设罗子君最后没有跟贺涵在一起

近段《我的前半生》强势霸屏,连最后一次追国产剧还停留在《情深深雨蒙蒙》的我,也津津有味、没日没夜地扎进这段五角关系里。然而,这部改编自亦舒的小说似乎从头到尾没收获什么好评,除了人见人想躲、花见花要谢的薛阿姨。

前阵子饰演小三的吴越,因为剧中“吃相太难看”,而被一些入戏太深的网友们集体微博声讨,甚至把她真实生活里的隐私也扒得一干二净。现在剧情快要结尾的时候,网上又来了一阵严重抗议:拒绝这个“玛丽苏式”的结局。

“这不是一个描述都市独立女性奋斗的故事吗?凭什么既没脑又没能力的罗子君,刚从一个温房里出来,稍微受了点苦,又一帆风顺地走进另一个温房呢?”

姑娘们要明白这只是一个电视剧呢,艺术必须是高于生活,超出你的想象的;但同时更要明白无论再怎么无边无际的讲故事,艺术终究还是来源于生活,生活的想象是无垠的。借用我们初中物理老师的原话: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古人敢想象人类能登上月球吗?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并不是不可能,像罗子君和贺涵这样不可能存在的happy endding 也一定存在着。

想想邓文迪,一个活生生存在着的女人,用自己活生生的奋斗史,活生生的证明了世界上99%的女性不敢想象的事。也许因为现在绝大部分的姑娘们被现实折磨得太久,好不容易在自己的安全区里怡然自得,哪里还敢想象更大的世界、更不可能的爱情生活?

原本在歌迷心里一直满分的李宗盛,也会收到一些冷嘲热讽的声音:每一场演唱会都要假惺惺的提到林忆莲,特别是唱《当爱已成往事》时,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拿前妻来消费,有意思吗?

虽然不否认“消费前妻”一说,但在大部分歌迷心里,李宗盛的人设一直都是喜欢念旧的,这不正是我们消费他的音乐时体验到的共情吗?有的人走出情伤也许只是一个月或者一年,但有的人一辈子都走不出来,这样的爱情生活也是可以想象得到的吧。

失去了对爱情多种可能的想象,才是一种可悲。剧中的姑娘们:子君、唐晶和凌玲甚至薛阿姨,都不曾放弃对人生的想象。唯独总是让人恨铁不成钢的子群,她对更大的世界从来不敢想象,更不敢想象自己下半生的爱情,明明身边有很多可以利用的资源,却只敢在自己的小圈层打转,即使挣开了跟白光的狗血婚姻,也只会找根本好不到哪儿去的阿辉。有时候薛阿姨对子群的教诲,一点也不输老干部贺涵的人生哲理啊。

做为一部以女性独立为主题的电视剧,有的人说这就是一部中年版的玛丽苏剧,从前韩剧让少女做做梦,现在这部剧让所有对婚姻有所失望的中年妇女做做梦。创造了一个不可能存在的贺涵,不可能如此多管闲事的开导罗子君,还带她从全职太太完美转身为职场女性,然后也不可能走到一起。

但在我看来,独立不在于自力更生,打碎多少牙咽下多少苦,独立更是一种由内而外的精神。《我的前半生》从某种意义上,告诉我们女性独立的觉醒完全在于对自己、对世界的想象力。子君从一个无所事事的家庭主妇,经历了一段波折,最终找到自己人生的意义,这一切靠的是贺涵的点醒没错,但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朋友/前辈/老师甚至敌人给予我们的点醒并不少,只是你有没有能力去消化这些良言罢了。

所以,得到点醒的子君,即使嫁给贺涵要生二胎,不得已重新做回家庭主妇,她的未来必定会成为一个更加幸福的主妇。但在那些对生活、婚姻不满,又没有能力改变自己,勇敢追求内心幸福的中年女性眼里,委曲求全地选择老金这样的好人,看上去更加符合现实生活,然后还宽慰自己平淡是真。真正追求独立的人,能独立自主处理感情的人,都不会认为那样的生活会幸福会快乐。敢于拒绝不符合自己想象的生活和爱情,也是一种独立的本事。

话说回来,被誉为独立女神的唐晶,对于十年的爱情,她够独立吗?唐晶但凡对爱情有50%的主动权和30%的付出,也不会任由自己的中年“孤独”发展到这个狼狈的地步。亦舒文学水平再好,也写不清楚唐晶和贺涵这样的爱情。因为,亲爱的这根本就不是爱情。

所以,无须再假设其他结局,比如说罗子君和贺涵没有走到一起会怎样。生活没有那么多的假设,电视剧也没有。罗子君和贺涵在一起,就是这部剧最适合的结局,也是我们不断追求的,更幸福的人生意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