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叔曾经是个狂热的球迷,从初中起,对中国队的比赛每场不拉。
甚至在高中时,因为看中国队比赛而晚上逃课,被学校通报批评。
那时中国队每一个队员的身高、年龄、特点我都如数家珍,高峰、彭伟国、范志毅、谢峰......
这些人也许你现在都没听过,在那时可是红极一时。
我的这种狂热却一直被打击,黑色三分钟、黑色50秒、总是败给弱队、队员涉嫌赌球和假球......这些问题时不时就会冒出来几件。
直到大三时,由于中国队惨败,和几个同学借酒浇愁,喝多了,大哭了一场,从此也就失去了对中国足球关注的热情。
后来,听说那场比赛后,有位中国球迷跳楼自杀,想想真傻,何必为了一场游戏而去伤害自己呢?
进入平安后,认识了一位前辈,他之前负责过甲A“中国平安”队的一些工作,自己也喜欢足球,所以和很多国足队员都很熟悉。
实不相瞒,良叔跟着那位前辈,和几位大名鼎鼎的国家队球星还一起喝过不少酒。
故事听了很多,但是都不能对你讲,你只需要记住,这只是一场游戏即可。
既然是游戏,那就一定要有两个要素:目标和玩家。
先说说目标,你打游戏时,目标往往很明确,那就是“打死对方”。
可是中国足球的目标是什么呢?
你可能会说,那还不简单吗?不也是“打死对方”,获得胜利。
那好,如果是这样的话,想赢也很简单,花重金把世界几个一流球员变成中国籍球员,不就得了吗?
或者,通过科学选拔,找到中国身体条件最适合踢球的200名孩子,国家出资培养他们,送到全世界最好的联赛,打比赛时,再回来集合。这也是个办法。
可是,你心里也许接受不了这种方式,因为你觉得好像哪里不对。
其实“打死对方”并不是中国足球的真正目标,最起码不是大目标。因此上述作法仅仅是权宜之计。
我们的真正目标是“发展足球产业、让中国人民享受足球”,
这时要做的就是好好建设中超联赛,请最好的外援,用心经营,把中超联赛变成世界五大联赛之一。
可是为什么做不到呢?因为企业去做足球俱乐部都赔钱,谁还愿意去做?
为什么赔?一是消费结构的问题,中国民众在体育文化上的消费占比很低,和欧美差距很大。
这导致经营俱乐部入不敷出。
二是,收益分配的问题。很抱歉,这部分不能细说,俱乐部经营者的收入很多要被截留掉。
这样一来,谁还有动力去参与这种“目标建设”?
局部之和并不等于整体,有时候还小于整体,这些根基问题不解决,而只是去解决点上的问题,往往徒劳无功。
中国足球折腾了这么多年,为什么还没进步?
请个好教练、排队伍去巴西、开除一两个队员,这些都是在解决点上的问题,核心问题并没解决。
再来说说“玩家”。
玩家可以泛指所有参与足球产业的人,我们聚焦一下,说“球员”。
良叔也爱踢球,这辈子最有意思的一场比赛是在深圳某知名中学进行的。
那家高中是深圳重点学校,足球校队也很历害,全国都能排得上。
他们教练在足球圈小有名气,想拉练队伍,找了我们这样一支杂牌军。
我们怕踢不过他们,便叫了中国前国家队前锋谢峰(当时已半退役),以及一名国家二队的年轻队员。
那场比赛,我们小比分胜利。
但是,很震撼,那些高中生踢得太特么好了。
相比之下,那名国家二队选手,仅仅是在体能上比他们强些,在意识、技巧方面似乎并没太大优势。
看到这里,你以为我在吹牛,一个堂堂国家二队的队员,不比高中生强多少?
确实,如果我没亲眼看过,我也不相信。
一是高估了职业选手,二是低估了那群高中生。
你如果没亲眼看见,你不知道那群高中生是多么的充满激情,多么的认真,多么的积极。
有一个细节我永远记得,当时谢峰打右边路,有个学生防守他,可能是因为谢峰名气太大,学生有点畏手畏脚,让谢峰突破了他几次。
教练就在旁边骂:“你特么今天怎么了,抢啊!”
学生说:“那可是谢峰啊!”
教练就吼他:“谢峰又咋了?!谢峰又咋了?!”
被骂后,好很多,那孩子拼命缠上谢峰,断了两次突破。
比赛结束时,我看到他很兴奋的在和队友比划,“我断了他两次......”
吃饭时,我问他们教练,这些学生将来会走职业吗?
他一愣,说到:“怎么可能,他们学习可都很好的......”
那教练的话,我想了很久,想明白点事儿。
问你一个问题,假如你是一个学生的家长,你家娃热爱足球,踢得也很好,但是学习也很优秀,你会让他去走职业方向吗?
多半不会,因为你会觉得那不会有前途。
在中国你见到更多的情况是,小孩子学习真不行了,才去走体育这条路。
而且,会直接上体校,断掉基础文化的培养,完全功利化的发展。
结果就是,进入这个圈子的人,基础素质不高,且也没什么热情。
这和欧洲足球水平发达的国家很不一样,很多球员都是完成了高中,甚至读完了大学才开始走职业道路。
你可以看看欧洲一些本土球员,很多学历都很高,这其实很重要。
因为足球看起来是个体力活,其实也是个脑力活,双方排兵布阵,就像下棋一样。
球员能不能理解一些战术上的东西,将是决胜要素的一环。
你当然可以拿一些南美或者非洲队员来反驳我,那些地域的球员确实拥有很好的身体素质,因此靠个人能力能弥补很多战术素养的不足。
但是,你有没有发现当下的足球格局?世界杯基本上已经成了欧洲杯,南美队伍已经很少能拿到好名次。
因为靠个人能力的“原始足球”不行了,必须是一种高素养的现代打法才行。
而这种能力,和应变思维、前瞻预判、处理不确定性都密切相关,这不也是一种认知能力的表现吗?
你看,什么东西都不是单独存在的,表层下面,必然是一个盘根错节的系统,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任何的改良动作,都会被被那张暗网吞噬。
好了,一篇小随很难讲清这么大的问题,提出这两个点,只是我个人的胡思乱想,不严谨,您见笑。
良叔小随天天见,再坚持19天。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