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家乡出外学习生活已经超过25年了,岁月低吟浅唱,在耳边磨去往日的痕迹,只留下感慨,一回头,总有一种不知身置何处的幻觉。新年伊始,生活依然平淡琐碎,跟往常一样接送女儿上下课,宅在家里刷着手机视频。公众号上有几篇怀旧的文章,触动心弦,想念过往,尤其父母。
父亲已于五年前因病离开,他带着对母亲和孩子们的眷念不舍,抱憾而去。时间流水一般悄无声息,我依然能感受到父亲的音容,有如昨天。我还清晰地记得,上大学第一年报道,他和母亲不放心我第一次出远门,那天一大早,天还擦着黑,母亲为我们收拾行装,做好早餐,父亲和我扛着行李,步行、赶汽车、赶火车,送我到千里之外的学校,一切安顿好了,再匆匆回程。我记得当时他们就已年老,而我憧憬着外面的一切,全然不顾他们对我的牵挂,父亲的书信经常远隔千里到达学校收发室邮箱。
每次到寒暑假,父母比我还期盼,他们倚门等待,见到我的那一刻笑脸迎来。返校时千叮呤万嘱托,恨不能再送一趟学校。毕业后来北京工作,回家的日子稀少,他们又担心起我的工作,他们又骄傲又忧虑,我也忙于生计,无暇顾及父母。成家后,他们又挂念起我的妻子女儿,妻子还在孕期,为了搭把手照顾我们,母亲第一次来跟我们同住,克服南北气候的差异,还有饮食和语言上的不便,住了四五个月,女儿满月后,母亲回湖北老家了,家里还有父亲和爷爷奶奶。
家里事情变故,父母总是不让我知道,怕我分心,耽误我的学习和工作。其实我怎么又不会知晓呢,只是在他们眼里我一直是孩子。再后来,父母又来过三四次跟我们同住,都是三两月,时间很短,他们知道生活的节奏和习惯都有些不适应,努力适应着,每次来都是大包小包从家乡带来各种时令的吃食,还有用品,走时把那些包装袋折叠好再带回去。
我回去看望他们的时间就更少了,偶尔电话,家长里短的。父母日益衰老,不比当年为孩子们遮风挡雨的生气,我似乎也更加繁忙,一年回家也只是春节待三五天,往返像出一个短差。
就这样,我也到了当年送我去上大学时父母的年龄,担负起他们曾经的责任,延续着并不成文的为人处世。
电话里母亲的话语比以前多了,我更像是她的朋友,帮她分析生活中的事,一起回忆父亲留给我们记忆,可我们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坚强。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