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以中国传统“孝文化”为背景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和现实意义;
(2)通过对比新旧二十四孝标准让学生了解应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理解文化继承、发展与创新的关系;
2、能力目标:
(1)通过感受中国汉字的内涵和特点有基本说文解字的能力;
(2)通过对比新旧二十四孝标准提高阅读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习合作和探究的能力;
(4)以iPad为载体掌握现代信息工具和手段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孝”字的丰富内涵的解读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2)通过对“新二十四孝”行动标准的筛选和增加,加强学生对“新二十四孝”标准的认可,把对孝顺父母的感情落实在日常的行动中。
2学情分析
中国人认为“百善孝为先”,我们的学生对于这一点非常认可,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经常发生与父母的矛盾甚至争吵,在新时期究竟怎样传承和发展我们的孝文化呢,同学们对此需要有正确的认识。
3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和现实意义以及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2、教学难点:针对“e学习”课堂的开放性,教师高度把握课堂的能力和学生在“e学习”课堂中对知识的掌握和活动的参与度。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中国“孝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一)导入:
教师:大家一定听过这句话“百善孝为先”,自古以来,人们都把“孝”看成是重要的传统美德,今天我们就借助“e学习”的平台一起来探讨《中国“孝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首先我们来看一段动画——“孝”字的演变。
(二)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1:
从“孝”字的演变我们请同学来说文解字,说说你理解“孝”字的内涵。
学生说一说(“孝”字是上下结构的字,上为老,下为子。小时候,上面老的连自己的完整都不顾,把孩子整个庇护在自己身下,为孩子遮风挡雨,撑起一片蓝天。长大了,子字成了老字的的全部支撑,子字把老字整个儿背了起来,也就是说子女要把照顾老人的责任承担起来,和老人相依为命。)
教师:大家说的非常好,汉字是世界上唯一流传至今而从未中断的文字,为什么呢?因为汉字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探究活动2:
教师:了解了“孝”字的丰富内涵,我们再来谈谈日常生活中“孝文化”的具体表现。老师在课前布置大家去查找资料,下面请小组展示。
各小组展示成果,按节日、习俗、建筑、诗词、思想的顺序。
教师:通过以上小组的展示,我们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可以通过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等形式表现出来。(ppt)
探究问题:
从“孝文化”的内涵和表现你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特点?
教师总结:
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
(1)主要表现: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和传统思想;
(2)特点:具有继承性、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探究活动3:
过渡:我们前面提到了孝文化传承到今天有一个继承与发展的过程,下面我们就这个话题进一步探讨,请大家打开ibooks,大家去看二十四孝故事和新二十四孝标准,同时老师留了2个问题:
1、“旧二十四孝”故事中的做法是否都积极可取?
2、结合材料请你用辩证法的观点谈谈如何对待中国传统的孝文化?
本小组再分为2个小组,分别去探讨2个题目。记录员记录讨论结果的关键词,制作员现场制作课件展示讨论结果投影到小组屏上。
教师总结:
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要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ƒ要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要体现时代精神。
④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克服“历史虚无主义”和“守旧主义”。
探究活动4:
过渡:刚刚我们提到了继承传统文化要体现时代精神,“新二十四孝”标准正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由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发布新版“24孝”行动标准。
新“二十四孝”标准
新“24孝”行动标准
1、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 2、节假日尽量与父母共度
3、为父母举办生日宴会 4、亲自给父母做饭
5、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 6、父母的零花钱不能少
7、为父母建立“关爱卡” 8、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
9、教父母学会上网 10、经常为父母拍照
11、对父母的爱要说出口 12、打开父母的心结
13、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 14、支持单身父母再婚
15、定期带父母做体检 16、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
17、常跟父母做交心的沟通 18、带父母一起出席重要的活动
19、带父母参观你工作的地方 20、带父母去旅行或故地重游
21、和父母一起锻炼身体 22、适当参与父母的活动
23、陪父母拜访他们的老朋友 24、陪父母看一场老电影
请同学们说一说这里面中学生能做到的有哪些?老师现场标注。请小组成员投票做得最好的前三条,用红颜色标注,做得最不好的三条用绿颜色标注。请记录员记录情况并投屏。
教师选出某一小组的情况,做得好的表扬,找出共性做得都不太好的,请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一点做得不好?大家总是觉得父母唠叨,限制自己的自由,常常不愿意和父母沟通,我知道我们班有一位同学和父母在沟通方面可以说是零障碍,他就是乔乾伟同学,我们来现场连线他的妈妈,听听妈妈在这个问题是怎么看的,他们母子平时是怎么沟通的。让孩子现场对妈妈说:“妈妈,我爱你!”
结束语:父母的唠叨才是世界上最温暖最动听的声音,请从现在开始给父母最好的爱,就像你小时候父母总是将最好的东西留给你一样,当他们慢慢老去,请牵着他们的手陪着他们慢慢的走,就像你小时候他们牵着你的手一样。
音乐:《时间都去哪了》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