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STERDAM - HOLLAND
想着北欧回来,那天逆光的清晨印象,挥之不去,看着对面石拱桥上的行人和车辆,都是黑影,没有色彩。
「 晨曦 」
这是在阿姆斯特丹的最后一天了,临时决定自己去运河边看看晨曦,虽然准备出发已经挺晚的了。朋友们去了航海博物馆,在运河港湾旁,Google Maps搜索 Apotheek De Vogel,就可以找到了。这个相比于国立和梵高博物馆还是小众点,于是把大家都忽悠去了东面去看大船,自己却去了南面看自行车,真的,很多。不过,东边的朋友反馈还不错,不管是实物展览,还是虚拟体验,都看得十分起劲,于是我揪揪在一起的心,也就释然了。
这次倒是寄了些明信片给朋友们,自己也不要求别人给自己寄点什么,总觉得好不容易出来一趟,眼睛都不够用,也不好意思再麻烦别人。不过还是有很多朋友给我寄过,我都收藏那个起来,你们,是真爱。嗯,还有,就是我知道,这些地方,以后可能都有机会自己去看看的,留点期待,反而美好。��
因为是圣诞前夕了,到处都装点着欢乐的氛围。一路走过来的街边小店不是关着,就是主人不在,于是我总结了欧洲的圣诞节,不适合逛街。不过还是很喜欢北欧的橱窗,干净明快,就算是买内衣,感觉,红色和红色也有点相互呼应的感觉,具体店内陈设是什么样的,我就不做过多解析了。
送走了四张明信片,可以安心地随意走走了,今天下午飞哥本哈根的飞机,所以也就几个小时,足够了。这条路其实还漫长的,叫Haarlemmerdijk,走到尽头就是外圈的辛厄尔运河。开的店不多,但是,看到不少喜欢的衣服。我有个喜欢,就是扫街的时候是双向的,两边都不想错过什么,就好像做事情,要把所有的材料都整理好,少点什么,都感觉会有遗憾,不太好。
在快要拐弯的时候,摄下了这个门店,本身也是黑白的。不知道为什么这次大多数的图片戴上了灰灰的感觉,就像要写什么,毫无征兆一样。北欧半个月,看到城画君说到这一年的过往,也就是记住了在荷兰的最后三个钟头,恩,在河道边的一小段逆光时刻。
「 河道 」
阿姆斯特丹从地图上看,被纵横交错的河道相连,大大小小的桥梁也是星罗棋布,借用几个数字,让你感受一下这里错综复杂的运河网。160多条运河、1281座桥梁构成的75公里长的运河网链接着100多座岛屿。阿城以中心火车站为圆心,经由弧形绅士运河(Herengracht)、国王运河(Keizersgracht)、王子运河(Prinsengracht)和最外面的辛厄尔运河(Singel)层层铺开,大多数的景点,像我很喜欢的皇宫,都集中在运河带中。
说是领略阿姆斯特丹水上魅力的最好的方式莫过于运河观光游船。透过玻璃窗可以欣赏到两岸鳞次栉比的17世纪山形墙建筑。这些华丽高贵会讲故事的历史房屋,很幸运,你们生在这里,不管多久,我们依然还可以见到你们的美丽。除了可以欣赏他们,而且还有几场很重要的大活动,都在运河上举行。比如说国王节的庆祝活动,还有同性恋游行。当然,除了白天的这些节目之外,到了寒风瑟瑟的夜晚,这里也有了不一样的变化。
哈哈,你是不是想到了红色荷兰,今天我们说的是灯光节(Amsterdam Light Festival),每到晚上,国王运河几个要口布置好的灯光就会亮了起来。看到河边的小房子铁架子了吗?到了晚上,就会发光,变成彩色的灯光。因为晚上太冷了,没熬到他开始变得亮闪闪的。这些地标,也可以在Google Maps上找到,粉红色的小点就是了。后来朋友小Y同学,和我说,他冒着寒风看到了。我就淡淡的回了一句,冻傻了吧?
在河边行走,是不是就会传来车铃声,对,就是那种“叮铃铃”的声音。这边骑自行车的人很多,天很蓝。而且汽车也大多数是电动的,每家每户门口都有充电桩,普及率之高,让人有些感慨,怪不得,天这么蓝。想想也是,马路这么窄,到处都是运河和窄桥,还不如自行车来的敏捷。
十二月的北欧有点清冷,不过,也喜欢这种清醒的感觉,换上了新买的大衣,暖和了些。这才走了一半,从国王运河望向对面的王子运河,哈?望不到?是的,怎么可能看的到呢,只能听到水声吧?嚯嚯,看看桥上锁着的这些车,真是随意,细心地会在座位上套个塑料袋子,不然早晨又是一屁股的露水。这边人,心很宽,来之前还看了网上传的小漫画,“芬兰式噩梦”,哦,说的不是荷兰。男主叫Matti,是个地道的芬兰人,“有个家伙开始和Matti说话,不过他干吗要站得那么近呢?还要有身体的接触...”“有个陌生人直视着Matti,还对着他微笑...”哈哈,你去情境带入一下,心疼他。
光照时间短了,在家的时间长了,北欧家具也就得了名。住的三家Airbnb家里的陈设都是很棒的,也是Cee同学选得好,有机会发来让你们眼馋一下。接着往下走,跨过了国王运河的石桥,向西,就是王子运河了。
「 钟声 」
还没抬头去寻找新的猎奇,耳边就传来长久不息的乐曲声,欣喜德循着源头望去,西教堂(Westerkerk),时针分钟重合了。还记得二零一六年的最后一天吗?孩子这样写道:“在荷兰阿姆斯特丹,这是一个清冷早晨,想着沿河走走,简单的发发呆。为什么记得十九号这天的漫步,想起来是趴在河边桥上的栏杆上,逆着有些冷冷的日光,看着对面石拱桥上的行人和车辆,都是黑影,没有色彩,有点像《雾都孤儿》的色调。旁边的钟声就这样毫无征兆的响了起来,是一首曲子的漫长,看看表,十二点整。”
车都开走了,船只也不再启动,平静的河面上,依然的波光粼粼。换了一个人少的桥面,河岸两边尽是停放的车辆,今天是周一,都不上班吗?不知道春夏秋的运河边是什么样的,应该也是很美吧,绿树成荫,清澈的河水。不过还是喜欢简单的色调,去掉了色彩,反而更加关注一些,事物本身的元素了,像下面的这张《The Hanging Bicycle》。
看了之后,十分感慨,你的主人也太狠心了吧!何必呢?我只是辆小小的自行车,要这么惩罚我么?但是,就像我们看到了一个事情,习惯性的动用我们的刻板印象去思考。是主人的错,而不是自行车,嗯,在这里自行车,却是是无辜的。
其实《The Hanging Tree》也是一首很有魔性的曲子,不要轻易尝试,我提醒过了,哈哈。尤其在你理解了歌词之后,其实本来的配乐准备选这首的,不是原唱,是Peter Hollens。较之个人感觉更加容易带入那片雾色的森林,像今天逆光清晨的微寒,闭上眼,听完他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