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喜欢杨澜的新书《一问一世界》,从她的讲述中感觉到世界似乎离我又近了一步,视线也开阔了许多。作为一名电视媒体人,她采访的人存在于各行各业,而提问也成了她工作中的最重要的环节。如何提问题?在有限的采访时间提什么问题?这是评判一个采访者是否优秀的首要标准。杨澜给我们讲述了她的故事。
在哥伦比亚大学读研究生的时候。当时选修的一门课是社会学,每天上课都准时到,作业按时完成,老师嘱咐看的参考书都看了,论文也写得还不错,可是到期末发现,所有的课程里面唯有这门课得了一个B,其他功课都是A或A-。怎么会得一个B呢?我去找社会学的教授理论,我说,您是不是搞错了?她翻看了一下记录说:“你的作业的确都交了,而且完成得也不错,但是我要给你一个惩罚,因为你上课从来不问问题,这就说明你上课的参与度不高。”
关于问问题,我还记得我第一次采访基辛格博士的情景。那时我还在美国留学,刚刚开始做访谈节目,特别没有经验,问的问题都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比如:“那时周总理请你吃北京烤鸭,你吃了几只啊?”“你一生处理了很多重大的外交事件,你最骄傲的是什么?”当然我也在电视上看过别人问这类问题。凡是问这类问题的,都是事先没做好准备。后来我再次采访了基辛格博士。提问时间只有半小时,我们的团队把所有相关资料都搜集了,从他在哈佛当教授时的论文、演讲,到他的传记,有厚厚的一摞,另外还有七本书。都看完后,我也晕了,记不清看了什么。不过功课做完,采访就非常有效了。这就好比你准备了一桶水,最后只用了一滴,但这些知识的储备,都能使你在现场把握住问题的走向。
提问,不一定来自无知。相反,你只有知道得越多,才能问出更多更有价值的问题。
做访谈节目的人是以提问为生的,杨澜这辈子做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不断地提问。但是如果回想一下,我们的教育当中有多少环节是在训练我们问问题呢?基本上没有。我们一直受到的训练是回答问题,先把老师教的答案记住,然后在考试的时候再还给老师。
作为教师我们也常常经历这样的场面,一场讲座结束,在答疑互动环节,给大家提问的时间,偌大的会场上千人在听课,举手提问的是寥寥无几,而即使提出了问题,也是无关痛痒的不能直接切入要害,使得讲座人很快的带着他准备好的满满的答案离开了会场。
孩子小的时候,经常缠着大人问问题,他们的脑袋瓜一直在转,好像是十万个为什么。有时候家长也被问的无言以对。其实,这就是孩子的天性。
在中国的学校,老师可能对学生说,这儿有三道方程式需要你来解答;在美国学校,老师很可能说,你自己编三道方程式让其他的同学解答。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是否应该反思这样的教育观念,是否要在课堂上马上做出改变呢?我想这是一个需要每一个教育者需要反思和重视的问题~
just do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