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选自《弟子规》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总说:
父母有事呼唤和交代时,应该及时回应,不要懈怠。父母有所教诲和责骂时,应该先恭敬聆听和顺承,不要马上反驳顶嘴。
冬夏时期,天气冷热难耐时,应该及时留意父母的需要。
有事出门或者回家时,要及时跟父母打招呼,不要悄无声息令父母担忧。居住的处所和工作不要经常变换。
遇到事情的时候,即使是小事,若非紧急情况,应该和父母多沟通商量。家中的物品不要私藏,以免家人着急找不到。
父母正常的喜好,应该多留意,有能力时应多照顾满足,以尽孝心。父母不喜欢的,应该尽量除去。
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以免父母担心,努力修德,以免让父母蒙羞。
如果和父母关系不好,应多行孝道以令家庭和谐,这样能让我们更加贤德。
如果父母在处理事情上有什么过错,应该和颜爱语的提醒,多多使用一些善巧方便的方法来规劝,不可以正面顶撞,不假思考的直言劝说,以免父母动气伤身,反而适得其反。
若父母不小心生病,应该昼夜不离的服侍。
若父母百年之后,三年内应该不吃荤腥烟酒,居住也应该简陋些,以示哀伤,缅怀父母。对待过世的人,内心的恭敬跟对待在世时一样,便是尽礼尽诚了。
(二)
儿女之事舅姑也,敬与父同,爱与母同。守之者义也,执之者礼也。鸡初鸣,咸盥漱衣服以朝焉。冬温夏凊,昏定晨省,敬以直内,义以方外,礼信立而后行。《诗》云:“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
总说:
女儿女婿在处理公婆丈母的关系时,只要用对待父母一样的恭敬孝顺和谦爱,就没有不和谐的。到公婆或者丈母娘家中,不要急着说话,问好后,保持沉默就好,如若长辈有问话,如实对答就可以了。这就是我们都应该坚守的道义和礼节。
做好份内的事情,就是对长辈们尽孝道了。多多留意长辈们的需要,以恭敬和道义来处事待人,那么家庭内外没有不和谐的。能做到这些,就能在家乡建立起自己为人处世的礼仪和信义规范,留下孝悌的美名,这样子生活也就容易和顺美满了。
(三)
大家曰:“古者淑女之以孝治九族〔高祖,曾祖,祖,父,身,子,孙,曾孙,玄孙,为九族。〕也,不敢遗卑幼之妾,而况于娣侄乎?故得六亲之欢心,以事其舅姑。治家者,不敢侮于鸡犬,而况于小人乎?故得上下之欢心,以事其夫。理闺者,不敢失于左右,而况于君子乎?故得人之欢心,以事其亲。夫然,故生则亲安之,祭则鬼享之。是以九族和平,萋菲不生,祸乱不作。故淑女之以孝治上下也如此。《诗》云:‘不愆不忘,率由旧章。’
总说:
古大家说:“古代的贤淑女子用孝道来和睦九族的关系。连卑下幼小的侍女都不敢怠慢,更何况是自己的嫂嫂或者弟妹呢?
让家族中的六亲长辈欢喜与开心,这不也是对父母公婆尽孝道吗?和睦家族,连小鸡小狗都不敢轻慢,更何况是子女等晚辈呢?这样子做,以令家族内外都欢喜开心,就是尽夫妻之间的恩义了。
达贵名媛在处理眷属之间的关系时,连身边邻里的关系都不敢疏忽,更何况是君子的有德行的长官同事呢?如此以得到大家的欢喜和开心,这就是和睦六亲九族的方法啊。
若能如此,则六亲长辈在世时,能过着安乐的生活,去世后也能安享子孙的祭祀。如此一来,六亲九族和睦相处,平安喜乐,就不会有对家族不好的闲言碎语出现,家族也不会有祸乱发生。这就是淑女用孝道来治家的道理了。《诗经》曰:‘不犯过失不忘本,遵循古制享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