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代文学大师巴金老先生,对于文学的感悟,能够带给我们有益的思想启迪。巴老对文学的认识,正如他对生活的真实感受与质朴的人格表现,也是我们每一个创作者在文学之路上遭遇的瓶颈,及需要突破的出路。
我常常这样想:文学有宣传的作用,但宣传不能代替文学;文学有教育的作用,但教育不能代替文学。文学作品能产生潜移默化、塑造灵魂的效果,当然也会做出腐蚀心灵的坏事,但这二者都离不开读者的生活经历和他们所受的教育。
经历、环境、教育等等都是读者身上、心上的积累,它们能抵抗作品的影响,也能充当开门揖“盗”的内应。读者对每一本书都是“各取所需”。塑造灵魂也好,腐蚀心灵也好,都不是一本书就办得到的。只有日积月累、不断接触,才能在不知不觉间受到影响,发生变化。
倘使我一生就只读这一部书,而且反复地读,可能大中其毒。“不幸”我有见书就读的毛病,而且习惯了为消遣而读各种各样的书,各种人物、各种思想在我的脑子里打架,大家放毒、彼此消毒。
(对于读书在我们生活中所占的比重,正如巴老的生活一样。各种书籍就似现在种在体内的免疫病毒般,形成了相互抗体,看奈这也成了无奈之举。)
我身上有了防毒性、抗毒性,用不着躲在温室里度余年了。
我正是读多了小说才开始写小说的。我有感情必须发泄,有爱憎必须倾吐,否则我这颗年轻的心就会枯死。所以我拿起笔,在一个练习本上写下一些东西来发泄我的感情、倾吐我的爱憎。每天晚上我感到寂寞时,就摊开练习本,一面挥笔,一直写到我觉得脑筋迟钝,才上床睡去。”(书籍正如创作者的灵魂,他需要从众多的书本中寻找滋长的养分。)
那么“我的感情”和“我的爱憎”又是从哪里来的呢?不用说,它们都是从我的生活里来的,从我的见闻里来的。生活的确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而且是惟一的源泉。文学作品是作者对生活理解的反映。尽管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分析有对有错,但是离开了生活总不会有好的作品。(我常常在想,我的孤陋寡闻是缺少了生活的经历。如果时间允许,真的要用行动去践行人生旅途,这样才会不悔走完这段人生之路。)
来源:巴金《随想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