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初唐诗(下)
007.杨炯《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叶倾赏读】
1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烽火即战火,战火似已烧至京都,一个“照”字写出了局势的紧张。唐初,边塞未宁,面对如此形势,作为“一介书生”的诗人心中起不平之意,这种不平是对敌人的愤慨,是投笔从戎的慷慨与豪情,是热烈的报国热情。首联描绘了紧张的战时局势,和自己的报国之情。
事实上,唐初重武轻文,诗人作为一文人,心中的不平是否有所指呢?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牙璋是兵符,借代为唐朝大军,也就是“铁骑”。凤阙之皇宫,代指唐朝。无数军士“辞”别家国,前往边关征战,凸现了无数个如诗人这般的杀敌豪情。
上一句才写军队辞别,下一句即跳跃到大军已包围敌城。在一“辞”一“绕”之间,在这种场景的跳跃之间,感受到唐朝军士的爱国豪情与无敌的威武。
颔联顺着首联的诗人的“不平”,写到无数像诗人这般的“不平”之军士的应战。首联写敌对我,颔联写我对敌,在对比之间,更加显示了我唐军的无可匹敌。
这这一联中,诗人用词精美,璋是美玉,凤是传说中的吉祥之鸟,用词很是典雅,它们似乎与上句的紧张形势与心中的不忿不够协调,也似乎与这首诗整体风格不符合。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虽然唐军已经包围敌城,但并不意味着取胜,或许是诗人的艺术性想象与夸张。战争的残酷,诗人并未直接描述,而是通过曲笔在这一联描绘战场的氛围进行表达。
彼时边塞之雪与寒,应该是“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在诗人笔下,纷纷大雪让彩色战旗都显得黯淡,烈风之中夹杂着战鼓声声。在一视一听之间,见战场环境之恶劣,战争之惨烈。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最后,诗人从一开始就积蓄的豪情彻底爆发:我宁愿做一个低级军官,也不要做一个只知道舞文弄墨的文人。
“到了王杨时代,创作题材从台阁移至江山与塞漠”“四杰作诗,重视抒发一己情怀,作不平之鸣”(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这是首边塞诗,整首诗的突出的特点之一是以不平之气起,以愤激之情终。全诗整体上雄放,爱国豪情万丈,这也是杨炯与初唐其他诗人的不同之处。
这首诗,尤其是尾联,应该喊出了初唐无数文人期望建功立业的心声,道出了“激扬文字的书生意气”。
2
对这首诗,有些疑问。
杨炯,并未从军,也没有做“百夫长”,反而是一个文士,这首诗歌似乎只是他个人情感的豪放般表达,也是一种联想式表达。诗人想象着从军,作战,似乎置身战场。如果认为诗中抒发的是爱国豪情激发他为国的“不平”之气,似乎也无不可。
鉴于国情,唐初国策重武轻文,诗人是被看轻的那一队,看看初唐四杰的命运可见一般。诗人在仕途上并未取得什么成就,反而一直不得志。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中说:“王杨长于五律,但他们都属于一般文士中却有文才而自负很高的诗人,官小而才大,名高而位卑,心中充满了博取功名的幻想和激情,郁积着不甘居人下的雄杰之气。”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道“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杨炯的心态与王勃极其相似。王杨二人都是神童,都期望在文坛官场大展雄风,可是现实却极度打脸。在这种不平衡之中,在志不得、意不满之时,在看着武官弄权之际,心生从军之心,是不是一种怀才不遇的愤激,也是另一种对仕途的追求:“请缨”从军或许能够平步青云,杨炯想为“百夫长”而不是一般士卒,或许也恰恰暴露了他的这种心理。
这首诗的一大特色是心理描写,先是“不平”,后是“宁为……胜作……”,这是他的心理,也是他的取舍,他的内心世界到底如何呢?
这样想,会不会削弱杨炯的爱国心、英雄气呢?
2020年3月27日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