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运)《饮酒》教学设计

导入

师:提到陶渊明,我们会想到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曾提到过,“晋陶渊明独爱菊”,菊花是陶诗当中经常用的形象。为何诗人如此钟爱菊花呢?

生1:菊花在秋天傲霜而开,不与百花争奇斗艳。

生2:因为菊花耐寒开放,有高洁的品质。

(屏显)苏轼说“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郑思肖亦说:“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由此可见,菊的清新淡雅让他欣赏,菊的那种“宁可枝头抱香死”的傲骨更令他动心。所以菊寄寓了陶渊明对高洁傲岸、淡泊名利、回归自然的追求。


师:著名的中国古典文学专家叶嘉莹先生曾说过,在中国所有的作家中,如果以真淳而论,自当推陶渊明为第一。他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拥有强大的粉丝团,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

如果把陶渊明放在现在,只有一个词能形容他,那就是“真”(板书),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陶渊明,去探寻陶渊明的这一份“真”!争取让陶渊明再收获一群小粉丝。

初识其“率真”

师:这首诗的题目是《饮酒》(其五),陶渊明以《饮酒》为题,创作的诗歌有二十首之多。在《饮酒》组诗前面作者还写了一个序,看一看从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屏显)“杂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忽醉。既辞之后,辄题数句自娱。”

(从____这个字中,我读出一个____的陶渊明。)

生1:从一个“醉”字中,我读出一个沉醉于爱喝酒的、沉醉于自己的世界当中的陶渊明。

生2:从一个“独”字中,我读出一个自得其乐的陶渊明。

生3:从一个“寡”字中,我读出一个孤独寂寞,但是又不缺乏乐观的陶渊明,他说无夕不饮,没有一个晚上不喝酒,说明他又是乐观的。

生4:从一个“题”字中,我读出一个非常热爱文学、豪迈的陶渊明。

师:苏东坡曾评价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这段话什么意思呢?

生:苏轼写的是陶渊明,他想要当官的时候就去当官,也不以求别人给自己官职而觉得丢人,当他想要隐居的时候就去隐居,不认为离开官场就是十分高洁。当他饥饿的时候就去敲门乞讨食物,当他饱的时候,就用家中十分丰盛的食材去迎接客人。古今以来,贤士们都觉得他的真是最为可贵的。

师:从这里,让我们初步感受到陶渊明性情的“率真”!(板书)

再探其“意真”

师: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这首诗,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以你对陶渊明的初步认识,思考读这首诗时应该采用一种怎样的语气?读出你所体会到的情感。

请三位同学展示朗读,其他同学说说你最喜欢谁的朗读,为什么?

生:我比较喜欢第三位同学的朗读,因为他朗读的语速比较慢,也比较有感情,读出了陶渊明在当下隐居的日子里,那种“闲适”“悠然”之感。

师追问:哪一句直接点明了他的“悠然”之感?

(屏显)“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师:说说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生1:诗人在东篱之下采摘几只菊花。

师:“几只”用词不准确,我们应该说“几朵”。

生2: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抬头望望远方,就看到了远处的南山映入了眼帘。

师:书后有一道思考题:(屏显)苏东坡曾说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 ——《东坡题跋·题渊明饮酒诗后》

你如何理解苏轼的这段话?将此句中的“见”字改为“望”可以吗?为什么?

生1:不可以。我觉得如果用“望”是刻意的感觉,而“见”是比较自然的感觉。

生2:我觉得也不可以。“望”是抬起头来,故意去看,而“见”是更突出一种不经意之间,“见”这里更符合诗人此刻的悠闲之感。


师:因为“见”是无意中看见,它把诗人的视线无意中与南山相对接的情状,不动声色而又极其传神地表现了出来,更好地表现了陶渊明闲适自在之感。

生齐读这一句,师指导朗读。

师:你们如何理解这里的“悠然”?

生1:作者比较闲适。

生2:我觉得从字面上理解,还有一种距离感。

师:也就是说“悠然”一方面写出他与南山相距之遥;另一方面还表现出一种自得其乐的意趣境界。这样的感受,如果不读出来,实在是太可惜了。把这种不经意之间的悠然之感读出来吧。

生连读三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师追问:陶渊明为何能如此“悠然”呢?

生1:因为他在东篱下采菊花,他这个地方是没有人声喧哗的地方。

师:他这样的理解对吗?他是住在没有人声喧哗的地方吗?诗中是这样表述的,“结庐在人境”。同学们不妨回忆一下我们在哪一篇课文中也提到过这个庐字呢?

生:三顾茅庐,南阳诸葛庐。

师:所以这里的“庐”指的是比较简陋的屋子。那么他是“结庐”在没有车马喧闹的地方吗?他的这个屋子的旁边有没有人呢?

生:有,他说“而无车马喧”。

师:为什么没有车马喧?再当时什么人才会拥有车马?

生1:一些达官贵人。

生2:诗人他虽然住在闹市,一方面可能他真的没有达官贵人来拜访他,另一方面,也是他主动离开了这些繁琐的事务,也远离了官场。

师:你能从诗中直接找出一个词吗?他能够如此的悠然淡远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齐说:心远(屏显)心远

师:心远,他要远离什么呢?

生1:远离黑暗的官场

生2:远离城市的喧嚣

生3:远离世人对名利的追求

师:也就是说陶渊明远离车马的喧嚣、心灵远离世俗、官场。诗人真正地放下了名利。我们读诗,还要学会“知人论世”,谁能跟我们讲讲你所了解的陶渊明?

生1: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又名五柳先生。山水桃源诗鼻祖。

师:这位学生介绍了他的字号、出生地以及他在文坛上的地位、一些作品。有没有同学要进行补充的?

生2:陶渊明是东晋诗人,曾经做过几任小官后来辞官回家,从此隐居。

生3: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歌的主要题材。《饮酒》组诗一共20首,是陶渊明辞官归隐田园后创作的一组五言古诗。

师:同学们提到了陶渊明做过一些小官。刚才这位同学也提到了他创作了很多关于田园生活的作品。老师在这里说说他的四次做官的经历。

(屏显)知人论世

陶渊明的为官经历:

二十九岁,为江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三十五岁,仕荆江二州刺史桓玄参军

三十七岁,母孟氏卒,渊明还浔阳居丧

四十岁,  任刘裕参军,同年辞职。

四十一岁,8月任彭泽令,11月辞官归隐,不再出仕。

他四次做官,四次归隐。几次做官的时间也都非常的短暂。目睹官场的黑暗与争斗后,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因此选择了遵循自己的本心,宁可“固穷”,也要保持“真我”,毅然辞官归隐。

师:《孟子三章》当中,孟子说:“大丈夫应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屏显)人生可有两条路径来实现自身的价值,一种是向外的追求,不仅自己要飞起来,还能教会别人也飞起来;另一种是向内的追求,自知无力带动别人飞起来,只好保持自己的飞行高度。

正如明代文学家钟惺所言:“心远二字,千古名士高人之根。”

正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在无法改变现实世界的时候,陶渊明选择做好自己,远离世俗繁务。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一句“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师追问:课文给这首诗配了这幅插图,说说课文插图是否符合诗意,为什么?

生1:少了飞鸟

生2:少了傍晚的感觉

(屏显)“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师: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生:傍晚山间的云气极美,飞鸟相伴着飞回巢穴。

师:“鸟”是陶渊明诗中常见的一个意象。说到这里,不能不提到他的另外一首诗:

(屏显)《饮酒(其四)》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两首诗共同的意象是鸟,有“失群鸟”“飞鸟”,你能理解陶渊明笔下的“鸟”指的是什么吗?

生1:我觉得指的是他自己的一个志向,精神

生2:陶渊明自己志向心灵的一个象征

生3:这首诗的前四句就是飞鸟一直在徘徊,其实就应该象征了陶渊明不断地出仕入仕,在徘徊。

师:陶诗中有许多是写“鸟”的,“鸟”已成为他精神与心灵的象喻。《饮酒(其四)》 写的是一只失去了归属和群体的“栖栖失群鸟”,也象征了他自己不能够做到与那些军阀政客争利相欺、同流合污,他似乎始终在不安中追寻探索,这种过程虽然曾让他栖栖遑遑,但他最终放下了,他找到了安顿心灵的道场——田园!“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非常坚定!

而此刻诗人眼前这群“飞鸟”已找到它们的方向,正飞向它们的归宿。那种真淳质朴、无欺无诈的田园躬耕生活,与陶渊明的天性禀赋完全符合,所以陶渊明在最后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话字面上什么意思呢?

生:此情此景蕴含着真谛,想要辨识却不知道用怎样的语言来表达。

师:你们觉得陶渊明想要表达的真意是什么呢?

生1:人生真正的意义

师:老师觉得你等于没有说。(生哈哈大笑)

生2:不会再与世俗去同流合污,要保持自身的高洁。

生3:去光明地,去自由地追求这种闲适的生活。


生4:是他隐居村野的闲适淡泊,是他坚守初心的本色。

生5:是他自耕自食,还有俭朴寡欲的生活方式。

生6:是指要摆脱尘世,不与官场同流合污,要热爱自然。

生7:是远离世俗的纷争、走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屏显)杨绛先生在《一百岁感言》中写道: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内心的淡定与从容,也是对五柳先生陶渊明的最好注解。

师追问:你们如何理解“忘言”?

生1:这种感悟到的人生的意义只能用心去体会,无法用言语去表达。

生2: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的体验、经历,别人是无法体会的,只可意会无法言传。

师:他想要辨明这其中的哲理和人生的真谛,可是却想不起来用什么语言能讲清楚。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达到人生的这一层境界的。这是只能在自己的人生经历中感受和体悟到的一种心灵的意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生齐读这句诗。

师:也许我们只有意会到了这份“真意”(板书),才能真正体会到陶渊明内心的恬淡,以及他悠然自得、再也不为名利所累的陶然自乐。


让我们现在再来一起读一读这首诗,读出情感。

感悟其“本真”


师:在第三单元我们也一同学习了一首写归隐的诗是王绩的《野望》,我们将《饮酒(其五)》这首诗和《野望》这首诗进行一下比较,找出两首诗的相同之处。请同学们进行一下小组讨论。

生1:他们都写到了山。

生2:“山气日夕佳,山山唯落晖”,这两句诗不仅都写到了山,还都写到了夕阳。

生3:在体裁上都属于五言诗。

生4:都有动静结合的手法。

生5:都有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生6:这两首诗还都写于秋季。


师:我们再读一读这两首诗,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可以结合诗句,抓住景物的特点来说。

生1:陶渊明笔下的景物都是很闲适,悠闲的。比如说:“山气日夕佳”的美好。

师:还有哪些地方让你们感受到了这种美好?

生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我感受到了一种诗意的悠然美。

师:有没有更具体的地方呢?

生3:在采摘菊花,他自得其乐,非常悠闲。

师:王绩诗中的景物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

生:萧条之感。

师:哪些诗句可以表现?

生1:就是在日落时分,那么优美的景色增添了一种萧瑟的意境。

生2:王绩笔下的秋天是萧条的,满山的树木叶子枯黄凋零,层层的山在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

师:在王绩的这首诗当中,也写到了一些动态的景物。比如“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很热闹的感觉,不过,这些人的热闹和他有关系吗?

生1: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虽然热闹,但却互不认识,这份热闹是别人的,这份热闹也让作者王绩感到更加孤寂。

生2:那种热闹只能衬托他内心的孤寂。

师:所以我们再深入探究一下这两位诗人,虽然他们都是归隐,但他们隐含的情感一样吗?

生1:不一样,王绩也曾经三次出世三次归隐。不过王绩的本身,他还是渴望建功立业的。他的弃官是一种“被迫的”,所以在他的笔下,这样的生活不是享受,而是无奈,是孤独、凄凉。

生2:陶渊明更多的是一种享受,主动地去适应,去感受这样的乡野生活。

师:“一切景语皆情语”,王绩笔下的归隐和陶渊明笔下的归隐是不同的,王绩一生“三仕三隐”,一直在官场和田园间徘徊,本人是非常想要建功立业的,无奈隋末唐初朝代更替,战乱频繁,只好“弃官归隐”。

(屏显)王绩的隐居生活是孤独、苦闷、寂寞的,是逃避式、隔膜式的;而陶渊明则是主观上的“辞官归隐”,他的隐居生活是愉悦自得、心灵安适的,是自主型、享受型、沉浸式的。

是真真切切地发自内心的热爱田园生活,是出自他性情的“本真”(板书)

师:整首诗,大家有没有发现诗中没有酒,为什么以“饮酒”为题呢?

生1:这些诗都是陶渊明饮酒后写的;

生2:书上的注释说《饮酒》共20首,都是酒后所作,这是第五首。

师:大家可以注意书中的注释。我们都知道,李白斗酒诗百篇,其实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的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是陶渊明,陶渊明特别爱喝酒,他传世的诗作中很大部分都提到酒,中国人什么时候会饮酒?

生1:过节开心

生2:借酒消愁的时候

生3:悲伤的时候

生4:失意的时候

生5:闲适的时候

师:中国人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开心饮酒、失意饮酒、闲适饮酒,那么你们觉得陶渊明为什么这么爱喝酒呢?

生1:可能也在表达他借酒消愁,忘却人世间的一切烦忧,摆脱一种束缚,追求自由的感觉。

生2:也许是他“众人皆‘醒’我独‘醉’的自嘲”,这也是他的“真”。

生3:我觉得他就是借酒忘忧,远离尘世,摆脱一切束缚。

总结师:我们知道陶渊明是全民偶像,拥有强大的粉丝团。不仅有前面视频中提及到孟浩然、李白、苏轼,还有杜甫、元好问、辛弃疾、孟浩然、韩愈、王维等,这些赫赫有名的大家,都是他的铁粉,如果陶渊明生活在现在,那他一定是当之无愧的传奇网红。

(屏显)杜甫欣赏他,“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

辛弃疾敬仰他,说他的诗句“千载后,百篇存,更无一字不清真。”

元好问赞美陶诗,“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陶渊明备受后人推崇的“真”,不单单是他的诗文,更在于他率性任真本真的人格魅力。这样的陶渊明你喜欢吗?你会被他“圈粉”吗?现在请你来“跟帖”,你会怎么赞美他呢?

生1:好一个高洁傲岸、悠然自得的陶渊明

生2:你真是一个独自一人与自己共舞,自得其乐的陶渊明。

生3:你这种乐观豁达、安贫乐道的境界,让我们好羡慕。

生4: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真人原来就是如陶渊明一样的你。

生5:你淡泊名利的精神,值得我们推崇。

生6:你乐观、开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当留在世人的心中。

课后再读一读陶渊明的其它作品,老师期待你们有更多的发现和思考。

板书设计:   

饮酒(其五)

陶渊明——真:率真

意真

本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3,558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002评论 3 38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036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024评论 1 28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144评论 6 3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255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295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068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478评论 1 305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789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965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649评论 4 33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267评论 3 31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98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223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800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847评论 2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