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第二天

一、激励学习动机:

斯金纳强调:个体刚刚开始从事各种学习活动立即予以增强,然后增强密度逐渐降低,直到活动本身拥有次级增强力量为止,在这种情形下,斯金纳认为发展出沉迷式的学习行为。

二、行为改变技术,心理学术语,是属于对人类行为进行分析和矫正的心理学领域,又称行为矫正或行为治疗。

行为改变技术必须遵循一定程序,或按时间先后或依空间次序进行,使每个步骤、每一个环节,都密切配合。

行为改变技术在教学方面的应用主要表现在:

1、激励学习动机;

2、革新教学方法;

3、促进语言学习;

4、增进特教发展。

行为改变技术在儿童行为方面的应用主要表现在:

1、能塑造良好行为;

2、改善不良行为。

行为改变技术在医学方面的应用主要表现在:

1、治疗精神病患;

2、用于门诊病人;

3、用在医学保健。

三、个体行为是什么,是指被人观察到或是能用仪器测得到的个体活动。

行为改变的方式,也就是说一个孩子的恶习一旦形成,能够改变的几种方式

1,成熟生理成熟有好多是生得的行为,如吃,性,参与活动等行为,不仅人类具备,一般动物亦然。

2,有机体的暂时状态

所谓有机体的暂时状态是指右疾病,疲倦,情绪紧张或药物所导致的行为变化。

3,学习

学习是行为潜力较具持久性的改变,此种改变系由于增强练习而获得的结果。经由练习而产生较持久性行为改变的历程。本书仅仅指学习导致的行为改变。

有三方面的意义:

1、行为产生了变化

2、较持久的变化

3、行为变化是透过经验和练习的结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